𤘒字详情

𭗱

𤘒

牙部

15画

11

17画 (聱)

上下结构

GKMVH

CIMH

U 24612

GQTT

𤘒字概述

𤘒〕字部首是牙部,总笔画是15画

𤘒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敖、牙”或“、牙”。

𤘒〕字仓颉码是GKMVH,五笔是GQTT,郑码是CIMH

𤘒〕字的UNICODE是U+2461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9010,UTF-32:00024612,UTF-8:F0 A4 98 92。

𤘒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𤘒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𤘒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13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969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934頁,第43

唐韻》:五交切;《韻會》:牛交切,𡘋音謷。說文》:不聽也。廣雅》:不入人語也。𡌨》:聱牙,爲其不相聽也。唐書・元結傳》:能學聱牙,保宗而全家,自號聱叟。又,辭不平易。韓愈〈進學解〉:周誥殷盤,詰曲聱牙。

又,聱耴,衆聲也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魚鳥聱耴。【釋文】聱,魚曹切。【註】《倉頡篇》曰:聱耴,衆聲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五勞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牛刀切,𡘋音敖 —— 亦不聽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魚到切,音傲 —— 聱耴,魚鳥狀。

注解

〔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

〔聱〕字拼音是á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敖、耳

〔聱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耳敖声。本义是不接受意见。

〔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áo] ⑴ 话不顺耳⑵ 不听取他人的意见:“彼诮以为~者,为其不相从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