㧙字概述
〔㧙〕字拼音是(bì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㧙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必”。
〔㧙〕字仓颉码是QPH,五笔是RNTT,四角号码是53004,郑码是DWM。
〔㧙〕字的UNICODE是U+39D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4809,UTF-32:000039D9,UTF-8:E3 A7 99。
〔㧙〕字异体字是捌、柲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21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26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73頁,第5字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蒲結切,音蹩,讀若敝入聲 —— 捩也。
义又,擊仆也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徒搏之,所撞㧙。【註】撞㧙猶揘畢也,謂撞而㧙倒。
音又,《正韻》:避列切,音別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韻會》與批通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毗至切,音鼻 —— 戲擊也。
音又,必結切,閉入聲 —— 亦捩也。或作捌。
音又,僻吉切,音匹。《博雅》:刺也。
音又,簿必切,音邲 —— 擊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南楚凡相推搏曰㧙。或曰㧾。
音又,《唐韻》:鄙密切,音筆 —— 與𢴩同。詳𢴩字註。
注解
〔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㧙〕字拼音是b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