𣺫字详情

𭗱

𣺫

氵部

13画

9

15画 (滫)

左右结构

EOLH

VNRP

U 23EAB

IWHE

𣺫字概述

𣺫〕字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3画

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修”。

𣺫〕字仓颉码是EOLH,五笔是IWHE,郑码是VNRP

𣺫〕字的UNICODE是U+23EA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7115,UTF-32:00023EAB,UTF-8:F0 A3 BA AB。

𣺫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𣺫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𣺫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33頁,第19

同文書局本: 第643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591頁,第21

唐韻》:思酒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息有切,𡘋音醙。說文》:久泔也。淅米汁。禮・內則》:滫瀡以滑之。【註】滫,泔也。

又,溲也。秦人謂溲曰滫。荀子・勸學篇》:蘭根與白芷,漸之滫中。

又,《唐韻》:息流切;《集韻》:思流切,𡘋音脩。又,《集韻》:疎鳩切,音搜。又,息救切,音秀 —— 義𡘋同。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79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5頁,第42

《荀子・勸學篇》蘭根與白芷,漸之滫中。

謹按此出史記三王世家,非荀子勸學篇文。今改荀子勸學篇爲史記三王世家。

注解

〔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滫〕字拼音是xiǔ,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脩

〔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ǔ] ⑴ 泔水,已酸臭的淘米水:“兰槐之根是谓芷,其渐之~”。⑵ 古烹调方法之一,用淀粉拌和食物使之柔滑。⑶ 小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