𣹆字概述
〔𣹆〕字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𣹆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盇”。
〔𣹆〕字仓颉码是EKIT,五笔是IDYL,郑码是VGSL。
〔𣹆〕字的UNICODE是U+23E4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7014,UTF-32:00023E46,UTF-8:F0 A3 B9 86。
〔𣹆〕字异体字是溘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𣹆”,请参考“溘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24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39頁,第2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87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:口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克盍切,𡘋音榼。《說文》:奄忽也。江淹〈恨賦〉:朝露溘至。
义又,至也、依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:苦蓋切,音礚 —— 船著沙也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𣩄。
注解
〔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溘〕字拼音是k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盍。
〔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盍( hé )声。①。本义是水流。②忽然。
〔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è] ⑴ 〔~~〕a.水声,如“飞下双鸳鸯,塘水声~~”;b.寒冷的样子,如:“沙堤十里寒~~”。⑵ 忽然;突然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𣹆”,请参考“溘”字。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口荅切頁碼第377頁,第5字續丁孫
𣹆
異體溘
奄忽也。从水盍聲。
白话解释
溘,奄忽短暂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盍”是声旁。
溘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47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57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1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97頁,第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50頁,第2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54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探原 | 第561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集注 | 第2413頁,第3字 |
| 9 | 說文標整 | 第298頁,第2字 |
| 10 | 標注說文 | 第478頁,第9字 |
| 11 | 說文注箋 | 第3996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詁林 | 第11215頁 |
| 13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256頁,第1字 |
| 14 | 古字釋要 | 第1051頁,第8字 |
| 15 | 新附通誼 | 第57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