𣲗字概述
〔𣲗〕字拼音是(wéi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𣲗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韦”。
〔𣲗〕字仓颉码是EQS,五笔是IFNH,郑码是VBY。
〔𣲗〕字的UNICODE是U+23C9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6583,UTF-32:00023C97,UTF-8:F0 A3 B2 97。
〔𣲗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6613。
〔𣲗〕字异体字是湋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𣲗”,请参考“湋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17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36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84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:羽非切。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于非切,𡘋音韋。《說文》:回也。一曰水名。《前漢・溝洫志》:關中靈軹,成國湋渠。【註】水出韋谷。
注解
〔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湋〕字拼音是wé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韋。
〔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éi] ⑴ 水流的回旋。⑵ 渊。⑶ 古河名,源出中国陕西省凤翔县西北雍山下,东南流经岐山、扶风入渭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