𣰽字概述
〔𣰽〕字部首是毛部,总笔画是22画。
〔𣰽〕字是左下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毛、瞿”。
〔𣰽〕字仓颉码是HUBUG,五笔是TFNY,郑码是MHLN。
〔𣰽〕字的UNICODE是U+23C3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6493,UTF-32:00023C3D,UTF-8:F0 A3 B0 BD。
〔𣰽〕字异体字是氍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𣰽”,请参考“氍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下 部首:毛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426頁,第2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97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47頁,第9字
音《玉篇》:巨俱切;《唐韻》:其俱切;《集韻》:權俱切,𡘋音衢。《說文》:氍毹、毾㲪,皆氊緂之屬,蓋方言也。《風俗通》:織毛褥謂之氍毹。
义《玉篇》或作𣰠。《集韻》或作𣰋、𣯸。
注解
〔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毛部。
〔氍〕字拼音是q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瞿、毛。
〔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ú] ⑴ 〔~毹〕毛织的地毯,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或台上,因此常用“氍毹”或“红氍毹”代称舞台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𣰽”,请参考“氍”字。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其俱切頁碼第276頁,第8字續丁孫
氍
氍毹、毾㲪,皆氊緂之屬,蓋方言也。从毛瞿聲。
氍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44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95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2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55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35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10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探原 | 第423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集注 | 第1788頁,第3字 |
| 9 | 說文標整 | 第216頁,第8字 |
| 10 | 標注說文 | 第347頁,第2字 |
| 11 | 說文注箋 | 第2873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詁林 | 第8518頁【補編】第14910頁 |
| 13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664頁,第2字 |
| 14 | 古字釋要 | 第811頁,第8字 |
| 15 | 新附通誼 | 第36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