𣙅字详情

𭗱

𣙅

ㄑㄧˇ

木部

15画

11

12画 (棨)

上下结构

HID

WMHF

U 23645

YNKS

𣙅字概述

𣙅〕字拼音是(qǐ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5画

𣙅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𠶶、木”或“𠶶、朩”。

𣙅〕字仓颉码是HID,五笔是YNKS,郑码是WMHF

𣙅〕字的UNICODE是U+2364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4965,UTF-32:00023645,UTF-8:F0 A3 99 85。

𣙅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𣙅

ㄑㄧˇ
同“𣘼”。中国人名用字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𣙅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274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534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479頁,第17

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康禮切;《集韻》:遣禮切;《正韻》:祛禮切,𡘋音啓。說文》:傳信也。韻會》:形如戟,有旛,書之,吏執爲信。後漢・竇武傳》:取棨信,閉諸禁門。前漢・文帝紀》〔註〕:棨者,刻木爲合符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兵攔也。前漢・匈奴傳》:有衣之戟曰棨。師古曰:以赤黑繒爲之。崔豹《古今註〔即《古今注》〕:棨,戟殳之遺象也。前驅之器,以木爲之。後世以赤油韜之,謂之油戟,亦謂之棨戟,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驅。

注解

〔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棨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𢼄、朩

〔棨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啟省声。本义是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,通过津关的凭证。

〔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ǐ] ⑴ 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,略似戟形⑵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,木制,形状似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