𢵤字详情

𭗱

𢵤

手部

15画

12

18画 (擪)

上下结构

AKQ

KQSM

U 22D64

JEDR

𢵤字概述

𢵤〕字部首是手部,总笔画是15画

𢵤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猒、手”。

𢵤〕字仓颉码是AKQ,五笔是JEDR,郑码是KQSM

𢵤〕字的UNICODE是U+22D6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2692,UTF-32:00022D64,UTF-8:F0 A2 B5 A4。

𢵤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𢵤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𢵤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96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460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408頁,第2

唐韻》:於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益涉切,𡘋音靨,讀若厭入聲。說文》:一指按也。莊子・外物篇》:擪其顪。元稹〈連昌宮辭〉:李謩擪笛傍宮牆。

又,《正韻》:弋涉切,音葉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託協切,音帖。又,諾協切,音敜 —— 或作壓,義𡘋同。

又,乙甲切,音壓 —— 亦按也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於琰切,音黶 —— 持也。

亦作擫,古文通厭。

注解

〔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擪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厭、手

〔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è] ⑴ (用手指)按压。⑵ 压;压抑:“桂花风雨较凉些,愁字儿难藏~。”⑶ 书法执笔法之一。⑷ 拿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