𢬹字详情

𭗱

𢬹

扌部

10画

7

11画 (𢬹)

左右结构

QGUG

DBBZ

U 22B39

RFNF

𢬹字概述

𢬹〕字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0画

𢬹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𡉵”。

𢬹〕字仓颉码是QGUG,五笔是RFNF,郑码是DBBZ

𢬹〕字的UNICODE是U+22B3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2137,UTF-32:00022B39,UTF-8:F0 A2 AC B9。

𢬹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𢬹

同“”。

越南字释义

𢬹

同“𢭮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35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433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379頁,第22

俗挑字。

注解

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𢬹〕字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𡉵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𢬹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土凋切頁碼403頁,第21

異體𢬹

挑撓也。从手兆聲。一曰摷也。《國語》曰:「卻至挑夭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土彫反頁碼969頁,第2行,第2

挑撓也。從手兆聲。一曰摷爭也。《春秋國語》曰:「郤至挑夭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土凋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404頁,第1許惟賢1044頁,第10

挑撓也。

段注下文云:撓者,擾也。擾者,煩也。挑者,謂撥動之。《左傳》云挑戰是也。

从手。兆聲。

段注土凋切。二部。

一曰摷也。

段注摷者,拘擊也。小徐摷下有爭。

《國語》曰:郤至挑天。

段注《周語》單襄公語。韋本作佻天。注云:佻,偷也。今按佻天之功,以爲己力。與《左傳》天實置之,而二三子以爲己力。語意正同。然則許意爲一曰摷爭作證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「挑天」本借佻。佻,俞也;俞,偷也。

撓也。挑戰為其本義。「卻至挑天」=佻(愉也?),俞也;俞,偷也,

「卻至挑天」字,係假自佻字。佻,愉也。愉,今俗作偷。

白话解释

挑,挑拨挠乱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“兆”作声旁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挑”是“拘击”的意思。《国语》上说:“卻至挑天。”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手、兆聲,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兆」為聲符,不兼義,依《說文》,「兆」字本義為「灼龜坼也」,就是占卜時灼燒龜殼產生的卜紋,此義和「挑」義無關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挑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96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1017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765頁
4說文校箋第531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477頁,第18字
6說文今釋第1756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965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593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50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17頁,第8字
11標注說文第508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4214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1827頁【補遺】第17805頁
14通訓定聲第1311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1051頁【崇文】第4201頁
16說文句讀第1730頁
17章授筆記第497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59頁,第4字
19古字釋要第1116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