𢬁字详情

𭗱

𢬁

扌部

9画

6

11画 (挩)

左右结构

QCIU

DOZR

U 22B01

RWCQ

𢬁字概述

𢬁〕字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9画

𢬁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兊”。

𢬁〕字仓颉码是QCIU,五笔是RWCQ,郑码是DOZR

𢬁〕字的UNICODE是U+22B0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2081,UTF-32:00022B01,UTF-8:F0 A2 AC 81。

𢬁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𢬁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𢬁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31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431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377頁,第29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他括切,音脫。說文》:解挩也。廣韻》:除也。誤也、遺也。或作稅,亦作說,通作脫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徒活切,音奪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輸芮切,音稅 —— 拭也。儀禮・鄕飮酒禮》:坐挩手,遂祭酒。

又,兪芮切,音睿 —— 動也。與抁同。

注解

〔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挩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uō、sh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兌

〔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uì] ⑴ 均同“捝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𢬁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括切頁碼405頁,第5

異體捝、𢬁

挩解挩也。从手兌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今人多用『脫』,古則用『挩』,是則古今字之異也,今『脫』行而『挩』廢矣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他活反頁碼972頁,第3行,第2

挩解挩也。從手兌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括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416頁,第5許惟賢1050頁,第7

挩解挩也。

段注今人多用脫。古則用挩。是則古今字之異也。今脫行而挩廢矣。

从手。兌聲。

段注他括切。十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解脱字當作捝。脱,脱肉也。奪,从手捝也(無意)。捝,解脱(有意)。

解捝。肉脱,逃奪。取敚。

解捝也。脫肉。丢捝(有意)、跌奪(無意)。

解脫字當作脫。脫,消瘦肉也。奪,从手捝也,無意之捝也,捝,有意之奪,如解捝是。

挩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99頁,第15字
2陳昌治本第1022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768頁
4說文校箋第533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479頁,第22字
6說文今釋第1765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298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96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63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18頁,第23字
11標注說文第511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423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884頁
14通訓定聲第2614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056頁【崇文】第4221頁
16說文句讀第1740頁
17章授筆記第501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84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121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