𢨙字详情

𭗱

𢨙

戈部

18画

14

16画 (熾)

左右结构

MFI

AKUH

U 22A19

GOGA

𢨙字概述

𢨙〕字部首是戈部,总笔画是18画

𢨙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晋、火、戈”。

𢨙〕字仓颉码是MFI,五笔是GOGA,郑码是AKUH

𢨙〕字的UNICODE是U+22A1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1849,UTF-32:00022A19,UTF-8:F0 A2 A8 99。

𢨙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𢨙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𢨙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27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681頁,第26

標點整理本: 第632頁,第5

玉篇》、《唐韻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昌志切,音幟。爾雅・釋言》:熾,盛也。詩・小雅》:玁狁孔熾。〈魯頌〉:俾爾熾而昌。

又,同「熺」,炊也。左傳・昭十年》:柳熾炭于位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鍾氏染羽,以朱湛丹秫,三月而熾之。

又,與俶通。詩・小雅》:俶載南畝。【箋】俶讀爲熾,載讀爲葘。【疏】謂耜之熾而入地,以葘殺其草,故方言入地曰熾、反草曰葘也。又,〈周頌〉:俶載南畝。【箋】俶載當作熾葘。〇【按】《正字通》云《朱傳》俶,始也;載,事也。》說非,然《》必非無據,今存之。

又,叶昌據切,音處。揚雄〈解嘲〉:三仁去而殷墟,二老歸而周熾;子𣆁〔子胥〕死而吳亡,種蠡存而越伯。伯音布,叶下懼舉。

注解

〔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熾〕字拼音是c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戠

〔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ì] ⑴ 熱烈旺盛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𢨙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昌志切頁碼337頁,第20

熾盛也。从火戠聲。

𢧾

異體𤎷𢨙𤐦

𢧾古文熾。

附注蕭道管重文管見:「上象日火光𦬆,戈从戠省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昌意反頁碼824頁,第2行,第3

𢧾盛也。從火戠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824頁,第2行,第4

古文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昌志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940頁,第8許惟賢848頁,第14

𢧾盛也。从火。戠聲。

段注昌志切。一部。

古文。

白话解释

炽,火势盛大。字形采用“火”作边旁,“戠”是声旁。,是古文写法的“熾”。

熾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64頁,第16字
2陳昌治本第841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640頁
4說文校箋第432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400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1449頁,第6字
7說文約注第2475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4951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133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64頁,第1字
11標注說文第418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3462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9980頁【補遺】第17517頁
14通訓定聲第715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865頁【崇文】第3457頁
16說文句讀第1391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714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952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