𢡳字详情

𭗱

𢡳

心部

15画

12

13画 (惷)

上下结构

TPUP

EHKW

U 22873

AGBN

𢡳字概述

𢡳〕字部首是心部,总笔画是15画

𢡳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萅、心”。

𢡳〕字仓颉码是TPUP,五笔是AGBN,郑码是EHKW

𢡳〕字的UNICODE是U+2287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1427,UTF-32:00022873,UTF-8:F0 A2 A1 B3。

𢡳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𢡳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𢡳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38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392頁,第33

標點整理本: 第337頁,第10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尺尹切,音蠢。說文》:亂也。从心,春聲。通作蠢。左傳・昭二十四年》:鄭子太叔曰:今王室實惷惷焉。【註】惷惷,動擾貌。今俗本作蠢。〇【按】《周禮・司刺》三赦曰憃愚,憃字乃丑江、丑用二切,謂生而癡騃,與不識異義者,在三赦之內也。與惷字不同。字彙》引《周禮》憃愚於此惷字之下,誤。

注解

〔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惷〕字拼音是chǔ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春、心

〔惷〕字造字法是字从春从心,春亦声。“春”与“心”联合起来表示“心野”、“春心萌动”。本义是春心萌动。

〔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ǔn] ⑴ 形声。字从春从心,春亦声。“春”义为“春季三月,植物疯长”。“春”与“心”联合起来表示“心野”、“春心萌动”。本义:春心萌动。⑵ 同“蠢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𢡳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尺允切頁碼355頁,第1

𢡳

異體

𢡳亂也。从心萅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王室日惷惷焉。」一曰厚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川準反頁碼861頁,第6行,第1

𢡳亂也。從心春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王室日惷惷焉。」一曰厚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今《左傳》借蠢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尺允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042頁,第1許惟賢892頁,第11

𢡳亂也。从心。萅聲。

段注尺允切。十三部。

《春秋傳》曰:王室日惷惷焉。

段注昭二十四年《左傳》文。今本作王室實蠢蠢焉。杜注。動擾皃。

一曰𣆪也。

段注別一義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亂也。「王室惷惷」。 又假作蠢,蠢蠢,動也。然妄動亦有亂意。訓厚者當作偆。

亂也,「王室惷惷」。又假作蠢,蠢蠢,動也。然妄動亦有亂義。「一曰厚也」者=偆。

訓厚者當作偆。

惷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00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886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673頁
4說文校箋第455頁,第14字
5說文考正第422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1528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260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183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24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78頁,第13字
11標注說文第441頁,第9字
12說文注箋第3643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0459頁【補遺】第17589頁
14通訓定聲第3167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905頁【崇文】第3617頁
16說文句讀第1470頁
17章授筆記第436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1029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992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