𢟃字详情

𭗱

𢟃

心部

13画

10

10画 (恐)

左右结构

MPNUU

BIZZ

U 227C3

ANNT

𢟃字概述

𢟃〕字部首是心部,总笔画是13画

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𢖶、屮、屮”或“𢖶”。

𢟃〕字仓颉码是MPNUU,五笔是ANNT,郑码是BIZZ

𢟃〕字的UNICODE是U+227C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1251,UTF-32:000227C3,UTF-8:F0 A2 9F 83。

𢟃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𢟃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𢟃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18頁,第22

同文書局本: 第384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328頁,第13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丘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丘勇切,𡘋𦶐說文》:懼也。从心,巩聲。【徐曰】恐,猶兇也。黃帝・素問》:腎在志爲恐。【註】恐,所以懼惡也。正韻牋》:恐有驚惶之意。懼乃畏怕之,實恐在懼前也。海錄》:唐太宗撰太子接三師禮,與三師書,前名惶恐。後名惶恐再拜。

又,惶恐,灘名。蘇軾詩地名惶恐泣孤臣。

又,《廣韻》:區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欺用切,𡘋𦶐去聲 —— 疑也、慮也、億度也。

𠃨。今省作卂。俗从几,誤。

注解

〔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恐〕字拼音是kǒ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巩、心

〔恐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巩声。本义是严重害怕,惊恐。

〔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ǒng] ⑴ 害怕,畏惧⑵ 恫吓( hè )⑶ 疑虑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𢟃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丘隴切頁碼357頁,第13

𢟃

異體𢝭𢙷、恐

𢟃懼也。从心𢀜聲。

𢖶

𢖶古文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勸重反頁碼867頁,第1行,第2

𢖶懼也。從心巩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恐猶兇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867頁,第2行,第1

古文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丘隴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056頁,第1許惟賢899頁,第3

𢖶懼也。从心。𢀜聲。

段注丘隴切。九部。

古文。

白话解释

恐,惧怕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巩”作声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恐”字。

字形解说

戰國文字、篆文字形從心,表示內心的狀態;巩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金文及《說文》古文都僅作工聲。隸變作,楷定作恐,規範字作「」。

恐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05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894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678頁
4說文校箋第460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425頁,第14字
6說文今釋第1539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62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22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266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80頁,第22字
11標注說文第445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366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0525頁
14通訓定聲第176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912頁【崇文】第3645頁
16說文句讀第1482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1058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998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