𢘃字概述
〔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mú、wǔ),部首是忄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忄、母”。
〔𢘃〕字仓颉码是PWYI,五笔是NXGU,郑码是UZY。
〔𢘃〕字的UNICODE是U+2260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0803,UTF-32:00022603,UTF-8:F0 A2 98 83。
〔𢘃〕字异体字是侮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基本解释
◎同“侮”。欺陵;轻慢。《集韻•麌韻》:“侮,《説文》:‘傷也。’一日慢也。古作𢘃。”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10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80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24頁,第11字
义《集韻》:侮,古作𢘃。註詳人部七畫。
音又,《玉篇》:莫胡切,音模 —— 受也。
注解
〔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ú、w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母。
〔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ú] ⑴ 爱。《玉篇•心部》:“𢘃,受〔愛)也。”《龍龕手鑑•心部》:“𢘃,愛也。”㈡ [w] ⑴ 同“侮”。欺陵;轻慢。《集韻•麌韻》:“侮,《説文》:‘傷也。’一日慢也。古作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