𢕱字概述
〔𢕱〕字部首是彳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𢕱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彳、止、𣌤”或“彳、𣥶”。
〔𢕱〕字仓颉码是HOYMH,五笔是THJT,郑码是OIKM。
〔𢕱〕字的UNICODE是U+2257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0657,UTF-32:00022571,UTF-8:F0 A2 95 B1。
〔𢕱〕字异体字是遠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888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71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17頁,第6字
义《集韻》:遠,古作𢕱。註詳辵部十畫。
注解
〔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彳部。
〔𢕱〕字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彳、止、𣌤、;、彳、𣥶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𢕱”,请参考“遠”字。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雲阮切頁碼第55頁,第8字續丁孫
遠
異體逺
遼也。从辵袁聲。
𨖸
古文遠。
附注姚文田、嚴可均校議:「𨖸,從辵從步,會意。𠌹,古陟字。知𣥶即步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于阮反頁碼第159頁,第5行,第1字述
遼也。從辵袁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59頁,第5行,第2字述
古文逺。
鍇注臣鍇曰:「日日步之,故曰逺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雲阮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97頁,第4字許惟賢第133頁,第8字
遼也。从辵。袁聲。
段注雲阮切。十四部。
古文遠。
白话解释
远,辽远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袁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從彳、袁聲;金文從彳(或辵)、袁聲,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都從辵、袁聲。字從「辵」或「彳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(距離遠就要走很久);從「袁」為聲符,不兼義,依《說文》,「袁」字本義為「長衣貌」,此義與「遠」無關,因此不兼義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遠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06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58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3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75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69頁,第2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40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424頁,第4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05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65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43頁,第1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75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71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563頁【補遺】第1637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033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60頁【崇文】第63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17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448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201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