𢕌字详情

𭗱

𢕌

彳部

13画

10

18画 (遲)

左右结构

HOSYJ

OIXS

U 2254C

TNUH

𢕌字概述

𢕌〕字部首是彳部,总笔画是13画

𢕌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彳、屖”。

𢕌〕字仓颉码是HOSYJ,五笔是TNUH,郑码是OIXS

𢕌〕字的UNICODE是U+2254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0620,UTF-32:0002254C,UTF-8:F0 A2 95 8C。

𢕌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𢕌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𢕌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28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264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1248頁,第17

唐韻》:直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陳尼切;《正韻》:陳知切,𡘋音墀。說文》:徐行也。廣韻》:久也、緩也。詩・衞風》:行道遲遲。禮・玉藻》:君子之容舒遲。又,〈孔子閒居〉:無體之禮,威儀遲遲。【註】緩而不迫也。

又,委遲,迴遠貌。詩・小雅》:周道倭遲。

又,《韻會》:棲遲,息也。詩・陳風》:可以棲遲。

又,姓。書・盤庚》:遲任有言。【註】古賢人。又,尉遲,複姓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:直利切;《集韻》:直吏切;《正韻》:直意切,𡘋音稚。廣韻》:待也。後漢・章帝紀》:朕思遲直士,側席異聞。又,〈趙壹傳〉:實望昭其懸遲。【註】懸心遲仰之。

又,遲明,卽黎明。前漢・高帝紀》:遲明,圍宛城三匝。【註】遲,未也。天未明之頃也。〈衞靑傳〉:遲明,行二百餘里。【註】遲,待也。待天欲明也。

又,《正韻》:欲速而以彼爲緩曰遲,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。荀子・修身篇》:遲彼止而待我。

又,乃也。史記・春申君傳》: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。【註】遲,猶値。値,猶乃也。

韻會》:遅遟𨒈𡘋同。

注解

〔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遲〕字拼音是chí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犀

〔遲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本义是慢慢走。

〔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í] ⑴ 慢,緩⑵ 晚⑶ 姓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𢕌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杜兮切頁碼57頁,第6

徲久也。从彳犀聲。讀若遲。

附注金文作𢕌。劉心源《奇觚室吉金文述》:「㠯籀文遲作遲推之,知𢕌即徲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敵圭反頁碼165頁,第1行,第2

徲久也。從彳犀聲。讀若遅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杜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306頁,第1許惟賢137頁,第7

徲久也。

段注久疑當作夂。

从彳。犀聲。讀若遲。

段注杜兮切。十五部。按《廣韵》𢕌杜奚切。久待也。無徲字《玉篇》、《集韵》有徲無𢕌。未知孰是。《廣雅》。徲徲往來也。丈尸反。

徲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10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163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135頁
4說文校箋第77頁,第18字
5說文考正第72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252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437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09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38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45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78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593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2622頁【補遺】第16381頁
14通訓定聲第2202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65頁【崇文】第657頁
16說文句讀第223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503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212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