𢍔字概述
〔𢍔〕字部首是廾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𢍔〕字是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㓁、㫒”或“⺳、㫒”。
〔𢍔〕字仓颉码是BCAT,五笔是PWJA,郑码是WWKE。
〔𢍔〕字的UNICODE是U+2235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0116,UTF-32:00022354,UTF-8:F0 A2 8D 94。
〔𢍔〕字异体字是弇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廾部
武英殿刻本: 第848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54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98頁,第8字
义《說文》古文弇字。註詳六畫。
注解
〔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廾部。
〔𢍔〕字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⺳、㫒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𢍔”,请参考“弇”字。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古南切、一儉切頁碼第79頁,第15字續丁孫
弇
蓋也。从𠬞从合。
𥦦
異體𥦍、𢍔
古文弇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古文从卄,从日在穴中。」段玉裁注:「《釋言》曰:弇,同也;弇,蓋也;此與『奄,覆也』,音義同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更堪反頁碼第221頁,第7行,第1字述
葢也。從合𠬞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21頁,第7行,第2字述
古文弇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古南切、一儉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413頁,第3字許惟賢第186頁,第5字
葢也。
段注《釋言》曰:弇,同也。弇,葢也。此與奄,覆也音義同。《釋器》曰:圜弇上謂之鼒。謂斂其上不全葢也。《周禮》說鐘弇聲鬰,弇謂中央寛也。
从廾。合聲。
段注廾合鍇誤倒。古南切。又一儉切。七部。《皿部》有盫字。葢弇之別體。後人所增也。

段注依《玉篇》。《類篇》作。毛刻初印本同。
古文弇。
弇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59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25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7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09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04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366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633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470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540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65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09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81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227頁【補遺】第1647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08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27頁【崇文】第9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1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189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283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