𢃿字详情

𭗱

𢃿

巾部

12画

9

14画 (朄)

左右结构

LBDWF

LIFL

U 220FF

MHGI

𢃿字概述

𢃿〕字部首是巾部,总笔画是12画

𢃿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巾、柬”。

𢃿〕字仓颉码是LBDWF,五笔是MHGI,郑码是LIFL

𢃿〕字的UNICODE是U+220F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9519,UTF-32:000220FF,UTF-8:F0 A2 83 BF。

𢃿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𢃿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𢃿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上 部首:曰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201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504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451頁,第6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羊進切,音引。說文》:擊小鼓,引樂聲。从申,柬聲。玉篇》:小鼓在大鼓上,擊之以引樂也。周禮・春官・大師》:合奏鼓朄。【註】鄭司農:先擊小鼓,乃擊大鼓,爲大鼓先引,故曰朄。康成謂鼓朄,猶言擊朄。又,《春官・小師》:小樂事鼓朄。【註】朄,小鼓名。

又,與田同。詩・周頌》:應田縣鼓。【箋】田,當作朄。朄,小鼓,在大鼓旁,應鞞之屬也;聲轉字誤,變而爲田。〇【按】《正字通》入九畫,非。今攺正。
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上 部首:曰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269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9頁,第36

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師》合奏鼓朄。

謹照原文合改令。

〔註〕鄭司農:先擊小鼓,乃擊大鼓,爲大鼓先引,故曰朄。

謹按文義註字移於鄭司農下。照原註爲大鼓上增小鼓二字。

注解

〔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曰部

〔朄〕字拼音是yǐ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申、柬

〔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ǐn] ⑴ 古代敲击用以引乐的小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