𡺃字概述
〔𡺃〕字部首是山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𡺃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山、将”。
〔𡺃〕字仓颉码是ULMI,五笔是MUQF,郑码是LLRD。
〔𡺃〕字的UNICODE是U+21E8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8883,UTF-32:00021E83,UTF-8:F0 A1 BA 83。
〔𡺃〕字异体字是嶈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𡺃”,请参考“嶈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58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19頁,第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58頁,第30字
音《廣韻》:七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千羊切,𡘋音槍 —— 山高貌。
义又,山激聲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揚波濤於碣石,激神嶽之嶈嶈。【註】嶈嶈,水激山聲。崔琰〈述初賦〉:倚高艫以周盻,觀秦門之嶈嶈。
音《正字通》:古借將,音義同。
注解
〔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嶈〕字拼音是qiā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將。
〔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āng] ⑴ 〔~~〕象声词,水激石的声音,如“扬波涛于碣石,激神岳之~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