𡩹字概述
〔𡩹〕字部首是宀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𡩹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宀、舀”。
〔𡩹〕字仓颉码是JBHX,五笔是PEVF,郑码是WDPN。
〔𡩹〕字的UNICODE是U+21A7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7849,UTF-32:00021A79,UTF-8:F0 A1 A9 B9。
〔𡩹〕字异体字是窞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𡩹”,请参考“窞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071頁,第2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66頁,第3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28頁,第35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徒感切,音萏。《說文》:坎中小坎也。一曰旁入也。《易・坎卦》:習坎入于坎窞。【註】最處坎底,入坎窞者。馬融〈長笛賦〉:𡺫窞巖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盧感切,婪上聲 —— 義同。或作欿。
注解
〔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穴部。
〔窞〕字拼音是d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穴、臽。
〔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àn] ⑴ 深坑:“入于坎~。”⑵ 旁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