𡌷字详情

𭗱

𡌷

土部

11画

8

11画 (堀)

左右结构

GSUQ

BXBZ

U 21337

FNFM

𡌷字概述

𡌷〕字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11画

𡌷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尸、击”。

𡌷〕字仓颉码是GSUQ,五笔是FNFM,郑码是BXBZ

𡌷〕字的UNICODE是U+2133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5991,UTF-32:00021337,UTF-8:F0 A1 8C B7。

汉字解释

𡌷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𡌷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540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231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163頁,第24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苦骨切 —— 同「窟」,孔穴也。左傳・昭二十七年》:吳公子光伏甲于堀室,而享王。前漢・鄒陽傳》:伏死堀穴巖藪之中。

又,《廣韻》:具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渠勿切,𡘋音倔 —— 突也。宋玉〈風賦〉:堀堁揚塵。〇【按】堀對揚言,堁對塵言。諸家訓堀堁爲塵塺,誤。

注解

〔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堀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屈

〔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ū] ⑴ 同“窟”,洞穴。⑵ 穿穴:“(舜)以其徒属~地财,取水利……然后免于冻馁之患。”⑶ 冲起:“塕然起于穷巷之间,~堁扬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