𠲿字概述
〔𠲿〕字拼音是(shuò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𠲿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束”。
〔𠲿〕字仓颉码是RDL,五笔是KGKI,郑码是JFJ。
〔𠲿〕字的UNICODE是U+20CB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4335,UTF-32:00020CBF,UTF-8:F0 A0 B2 BF。
〔𠲿〕字异体字是欶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43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91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9頁,第11字
音《集韻》:祖委切,崔上聲。《玉篇》:鳥喙也。《集韻》與觜同,或作嘴、𠾋、㭰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先奏切,音𣼴 —— 吮也。
音又,輸玉切,音束 —— 吸也、吮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色角切,音朔 —— 義同。本作欶,或作嗽、嗍。
注解
〔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𠲿〕字拼音是sh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束。
〔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uò] ⑴ 同“欶”,吮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