𠢐字概述
〔𠢐〕字部首是力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𠢐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𭆆、力”或“牙、攵、历”。
〔𠢐〕字仓颉码是MKMKS,五笔是AHTL,郑码是HIGY。
〔𠢐〕字的UNICODE是U+2089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3264,UTF-32:00020890,UTF-8:F0 A0 A2 90。
〔𠢐〕字异体字是剺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𠢐”,请参考“剺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1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3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1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:里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良脂切,𡘋音棃。《說文》:劃也。从刀,𠩺聲,《玉篇》:剝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:通作黎。《後漢・耿恭傳》:黎面流血。【註】卽剺字。
义又,與棃通。《淮南子・齊俗訓》:伐楩枏而剖棃之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剓。
注解
〔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剺〕字拼音是lí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𠩺、刀。
〔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í] ⑴ 割;划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