𠗢字详情

𭗱

𠗢

冫部

10画

8

8画 (冽)

左右结构

IMVBN

TDLK

U 205E2

UVMJ

𠗢字概述

𠗢〕字部首是冫部,总笔画是10画

𠗢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冫、𠜊”。

𠗢〕字仓颉码是IMVBN,五笔是UVMJ,郑码是TDLK

𠗢〕字的UNICODE是U+205E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2578,UTF-32:000205E2,UTF-8:F0 A0 97 A2。

𠗢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𠗢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𠗢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4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132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59頁,第15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良薛切;《集韻》:力蘖切;《韻會》:力薛切,𡘋音列。玉篇》:寒氣也。詩・小雅》:有冽氿泉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作烈。》:二之日栗烈。

又,《集韻》:力制切,音例 —— 義同。易・井卦》九五井冽寒泉食,〔王肅註〕音例。漢王褒〈聖主得賢臣頌〉:虎嘯而谷風冽,龍興而致雲氣。馬融〈笛賦〉:氣噴勃以布覆兮,乍跱蹠以狼戾;靁叩鍛之岌峇兮,正瀏溧以風冽。

注解

〔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冫部

〔冽〕字拼音是li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冫、列

〔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iè] ⑴ 寒冷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𠗢”,请参考“𠘝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洛帶切頁碼383頁,第23

𠘝

𠘝寒也。从仌賴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郎蔡反頁碼930頁,第7行,第2

𠘝寒也。從仌頼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良辥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283頁,第4許惟賢993頁,第11

𠗢

異體𠗗、冽

𠗢凓冽也。

段注三字今正。古單用冽字者,如詩冽彼下泉傳曰冽,寒也。有冽氿泉傳曰冽,寒意也。《素問》曰風寒冰冽。

从仌。𠛱聲。

段注各本篆作𠘝。解作賴聲。音洛帶切。今正。按𠘝字卽《廣韵》、《玉篇》皆無之。而孔沖遠《大東・正義》,李善注《高唐賦》嘯賦皆引《說文》、《字林》冽字。是今本冽譌爲𠘝顯然也。良辥切。十五部。

𠘝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57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967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728頁
4說文校箋第501頁,第18字
5說文考正第454頁,第17字
6說文今釋第1670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825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565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434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01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482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402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318頁
14通訓定聲第2766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999頁【崇文】第3993頁
16說文句讀第1636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321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062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