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字详情

nánㄋㄢˊnànㄋㄢˋnuóㄋㄨㄛˊ

隹部

19画

11

19画 (難)

左右结构

TOOG

EAON

40815

U 96E3

AKFY 86 、 AKGY 98

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竖、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難字概述

〔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nán、nàn、nuó),部首是隹部,总笔画是19画

〔難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𦰩、隹”。

〔難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隹( zhuī )堇聲。从隹,與鳥有關。①。本义是支翅鳥。②假借爲困難。

〔難〕字仓颉码是TOOG,五笔是AKFY86,AKGY98,四角号码是40815,郑码是EAON

〔難〕字的UNICODE是U+96E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627,UTF-32:000096E3,UTF-8:E9 9B A3。

〔難〕字异体字是𨿻𩀏𩀙𩀡𩀤𩁘𩁚𩁢𩁣𩁤𩁩𩁪𩁬𩁮𩁲𩁳𪄿𪅀𪇠𪇼

汉字解释

1nánㄋㄢˊ

基本解释

鳥名。也作“𪅀”。《廣韻•寒韻》:“難,《説文》作𪇠,鳥也。”
困難;不易。《玉篇•隹部》:“難,不易之稱。”《廣韻•寒韻》:“難,艱也,不易稱也。”
使困難;使感到困難。《史記•樗里子甘茂列傳》:“應侯欲攻趙,武安君難之,去咸陽七里而立死於杜郵。”《左傳•哀公十二年》:“今吴不行禮衛,而藩其君舍以難之。”
厭惡;忌恨。《戰國策•中山策》:“司馬憙三相中山,陰簡難之。”
不能;不好。如:難聽;難吃;難看。《戰國策•中山策》:“且張登之為人也,善以微計薦中山之君久矣,難信以為利。”
通“”。➊恭敬。《禮記•儒行》:“儒有居處齊難,其坐起恭敬。”➋惶恐。《荀子•君道》:“故君子恭而不難,敬而不鞏。”
方言。如今,現在。《海上花列傳》第四回:“王老爺難也有點勿老實哉!陸裏去想得來好主意,説來噪城裏!”
姓。《廣韻•寒韻》:“難,姓。百濟人。”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1.形聲。从隹( zhuī )堇聲。从隹,與鳥有關。
① 本義:支翅鳥。
② 假借爲困難。
2.困難;艱難;不容易。
difficult; hard; troublesome;
非爲織作遲,君家婦難爲。 —— 《玉臺新詠·古詩爲焦仲卿妻作》蜀道之難,難於上青天。 —— 李白《蜀道難》
難句(難得的佳句);難老(難於衰老);難行(難於施行;不容易走);難治(不容易治理);難航(不易舟行);難期(難及,難於企及);難義(不易索解的辭旨);難極(不易窮盡);難疑(相互討論不易索解,心存迷惑的要義);難乎爲繼(指前人做得太好,不易照樣繼續下去)
3.不可;不好。
hardly possible; bad;
桓譚作論,明弱水之難航。 —— 漢· 王褒《靈壇碑文》
1.爲難,畏難;感到困難。
feel difficult;
今寇衆我寡,難與持久。(難與,“難與之”的省略。之,指代曹軍。) —— 《資治通鑑》難測也。 —— 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鐵衣冷難着。 —— 唐· 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天下事有難易乎。 —— 清· 彭端淑《爲學一首示子侄》餘幼女書,家貧難致。 —— 清· 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
2.使感到困難。
put sb. into a difficult position;
今不行禮於衛,而藩其君舍以難之。 —— 《左傳》
3.通“”。
4.恐懼。
dread; fear;
故君子恭而不難。 —— 《荀子·君道》。注:“難讀爲戁,懼也。”
5.敬。
respect;
不戢不難,受福不那。 —— 《詩·小雅·桑扈》
名词
通“”。驅除疫鬼之祭 sacrificial rites for get rid of bogy 命有司大難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
後綴
1.現常作後綴加在詞或詞組後構成新的名詞,構成某種存在較大困難的事 。
difficult;
賣棉難;乘車難;買菜難
2.另見 nàn。

2nànㄋㄢˋ

基本解释

災難;禍患。《廣韻•翰韻》:“難,患也。”《增韻•翰韻》:“難,阨也,憂也。”
畏懼;擔心。《釋名•釋言語》:“難,憚也,人所忌憚也。”
抵擋;拒斥。《集韻•换韻》:“難,阻也。”
兵難,指反抗或叛亂。《漢書•項籍傳》:“天下初發難。”
怨仇;仇敵。《周禮•春官•典瑞》:“穀圭以和難,以聘女。”
責難;詰問。《孟子•離婁下》:“如此,則與禽獸奚擇哉?於禽獸又何難焉?
辯說;爭論。《吕氏春秋•樂成》:“令將軍視之,書盡難攻中山之事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災難;禍害,人爲而產生的禍害。
disaster; calamity; catastrophe;
三軍既惑且疑,則諸侯之難至矣。 —— 《孫子·謀攻》非劉豫州莫可以當 曹操者,然 豫州新敗之後,安能抗此難乎? —— 《資治通鑑》危難之間。 ——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以免於難。 —— 《國語·晉語》芟夷大難。 —— 《資治通鑑》故及於難。 —— 清· 梁啓超《譚嗣同傳》
排難解紛;苦難(痛苦和災難);逃難(逃災);落難(遭遇災難,陷入困境);蒙難(遭受到人爲的災禍);罹難(遇災遇險而死);避難(躲避災難或迫害)
2.兵難,指反抗或叛亂。
rerolt;
一夫作難而七廟隳。 —— 賈誼《過秦論》
發難(發動反抗或叛亂);首難(首先發難)
3.怨仇;仇敵。
enmity; foe;
將西南以與秦爲難。 —— 《戰國策》
1.詰問;責難。
blame; reproach;
追難孔子,何傷於人? —— 王充《論衡·問孔》交相問難。 —— 清· 劉開《問說》
刁難(故意使人爲難);難言(非難的言論);難極(詰難);駁難(反駁責難);責難(指摘非難);非難(指摘和責問)
2.抵擋;拒斥。
keep out; ward off; refuse;
難壬人。 —— 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難德允元,而難任人。 —— 《書·舜典》
阻難(阻撓留難)
3.論說;爭辯。
argue;
死生之說,存亡之難。 —— 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
難說(討論解說);難詰(討論責問);難駁(攻討反擊)
4.另見 nán。

3nuóㄋㄨㄛˊ

基本解释

茂盛貌。《詩•小雅•隰桑》:“隰桑有阿,其葉有難。”
驅逐鬼疫。後作“”。《集韻•戈韻》:“難,卻凶惡也。通作儺。”
“奈何”的合聲。《左傳•昭公十年》:“忠為令德,其子弗能任,罪猶及之,難不慎也!”
語氣助詞。相當於“”、“”。宋辛棄疾《柳梢青•八難之辭》:“莫鍊丹難。黄河可塞,金可成難。休辟穀難,吸風飲露,長忍飢難。”

越南字释义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78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370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359頁,第5

廣韻》、《韻會》:那干切;《集韻》:那肝切,𡘋音䕿。說文》:鳥也。本作𪄿

又,《玉篇》:不易之稱也。書・臯陶謨》:惟帝其難之。〈咸有一德〉:其難其愼。

又,珠名。曹植〈美人行〉:珊瑚閒木難。【註】《南越志》曰:木難,金翅鳥沫所成碧色珠也。

又,姓。正字通》:南北朝難從党。見《姓苑》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囊何切;《正韻》:奴何切 —— 𡘋同「儺」。集韻》:難,卻除凶惡也。周禮・春官・占夢》:遂令始難歐疫。夏官・方相氏》:率百隸而時難,以索室驅疫。禮・月令》:季春,命國難。【又】季冬,命有司大難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其葉有難。【傳】難然,盛貌。【釋文】乃多反。

又,《集韻》:乃可切,音娜 —— 同「橠」。詳木部橠字註。

又,《廣韻》:奴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乃旦切,𡘋音㬮。廣韻》:患也。易・否卦》:君子以儉德辟難,不可榮以祿。禮・曲禮》:臨難毋苟免。周禮・地官・調人》:掌司萬民之難,而諧和之。【註】難,相與爲仇讎。

又,詰辨也。唐史・韋處厚傳》:張平叔議糶鹽,韋處厚發十難以詰之。

又,《書・舜典》:惇德允元而難任人。【傳】難,拒也。【釋文】乃旦反。

又,《公羊・隱八年》我入邴〔傳〕:其言入何難也。【註】難,辭也。【釋文】乃旦反,一音如字。

又,《孟子》:於禽獸又何難焉。【註】難,責也。

又,人名。左傳・文元年》:難也收子。【釋文】乃旦反,一音如字。

又,叶音臡。汲冢《周書》:旁隊外權,隳城湮溪;老弱單處,其謀乃難。
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中 部首:隹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802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7頁,第11

《左傳・文元年》難也收子。《釋文》乃旦反,一音如字。

謹照原文乃旦反改乃多反。

注解

〔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隹部

〔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nán、nàn、n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󰩮、隹

〔難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隹( zhuī )堇聲。从隹,與鳥有關。①。本义是支翅鳥。②假借爲困難。

〔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án] ⑴ 鳥名。也作“𪅀”。《廣韻•寒韻》:“難,《説文》作𪇠,鳥也。”⑵ 困難;不易。《玉篇•隹部》:“難,不易之稱。”《廣韻•寒韻》:“難,艱也,不易稱也。”⑶ 使困難;使感到困難。《史記•樗里子甘茂列傳》:“應侯欲攻趙,武安君難之,去咸陽七里而立死於杜郵。”《左傳•哀公十二年》:“今吴不行禮衛,而藩其君舍以難之。”⑷ 厭惡;忌恨。《戰國策•中山策》:“司馬憙三相中山,陰簡難之。”⑸ 不能;不好。如:難聽;難吃;難看。《戰國策•中山策》:“且張登之為人也,善以微計薦中山之君久矣,難信以為利。”⑹ 通“戁”。➊恭敬。《禮記•儒行》:“儒有居處齊難,其坐起恭敬。”➋惶恐。《荀子•君道》:“故君子恭而不難,敬而不鞏。”⑺ 方言。如今,現在。《海上花列傳》第四回:“王老爺難也有點勿老實哉!陸裏去想得來好主意,説來噪城裏!”⑻ 姓。《廣韻•寒韻》:“難,姓。百濟人。” [nàn] ⑴ 災難;禍患。《廣韻•翰韻》:“難,患也。”《增韻•翰韻》:“難,阨也,憂也。”⑵ 畏懼;擔心。《釋名•釋言語》:“難,憚也,人所忌憚也。”⑶ 抵擋;拒斥。《集韻•换韻》:“難,阻也。”⑷ 兵難,指反抗或叛亂。《漢書•項籍傳》:“天下初發難。”⑸ 怨仇;仇敵。《周禮•春官•典瑞》:“穀圭以和難,以聘女。”⑹ 責難;詰問。《孟子•離婁下》:“如此,則與禽獸奚擇哉?於禽獸又何難焉?⑺ 辯說;爭論。《吕氏春秋•樂成》:“令將軍視之,書盡難攻中山之事也。” [nuó] ⑴ 茂盛貌。《詩•小雅•隰桑》:“隰桑有阿,其葉有難。”⑵ 驅逐鬼疫。後作“儺”。《集韻•戈韻》:“難,卻凶惡也。通作儺。”⑶ “奈何”的合聲。《左傳•昭公十年》:“忠為令德,其子弗能任,罪猶及之,難不慎也!”⑷ 語氣助詞。相當於“哪”、“呵”。宋辛棄疾《柳梢青•八難之辭》:“莫鍊丹難。黄河可塞,金可成難。休辟穀難,吸風飲露,長忍飢難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那干切頁碼118頁,第16

𪇠

異體𪇼𪅀𪄿

𪇠鳥也。从鳥𡏳聲。

𩁘

異體𩁢𩀤、難

𩁘𪅀或从隹。

蔣注案:首兩篆書之字形有誤,不當从口。

𩁣

異體𩁬𩁚

𩁣古文𪅀

𩁳

異體𩁤𩁲

𩁳古文𪅀

𩀙

𩀙古文𪅀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今難易字皆作此。」按:段玉裁、王筠等注均楷作「𪄿」。「𪄿」即「難」的古文。《字彙・鳥部》:「𪄿,古文難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能闌反頁碼309頁,第4行,第1

𩀙鳥也。從鳥堇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309頁,第4行,第2

或從隹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借爲難易之難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309頁,第5行,第1

古文𪇠

反切………頁碼309頁,第5行,第2

古文𪇠

反切………頁碼309頁,第5行,第3

古文𪇠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那干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602頁,第3許惟賢268頁,第6

𩀙𪄿鳥也。

段注今爲難易字,而本義隱矣。

从鳥。堇聲。

段注那干切。十四部。按堇聲在十三部。合韵也。

𪄿或从隹。

段注今難易字皆作此。

古文𪄿

古文𪄿

古文𪄿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借為難,難實堇字,黏土也。䵑字亦即堇字,艱亦从堇聲。

難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33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314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246頁
4說文校箋第156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149頁,第18字
6說文今釋第529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911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13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768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94頁,第4字
11標注說文第153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117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4189頁【補遺】第16625頁
14通訓定聲第2845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312頁【崇文】第1245頁
16說文句讀第452頁
17說文新證第307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164頁,第9字
19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227頁,第3字
20古字釋要第396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