敏字详情
敏
敏字概述
〔敏〕字拼音是(mǐn),部首是攵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每、攵”,五行属水。
〔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攴( pū ),每声。甲骨文字形,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。本义是动作快。
〔敏〕字仓颉码是OYOK,五笔是TXGT86,TXTY98,四角号码是88740,郑码是MAZM,中文电码是2404,区位码是3584。
〔敏〕字的UNICODE是U+654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935,UTF-32:0000654F,UTF-8:E6 95 8F。
〔敏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323,属常用字。
〔敏〕字异体字是勄、敏、𢽒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25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71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18頁,第15字
音《唐韻》:眉殞切;《集韻》:美殞切,𡘋音愍。《說文》:疾也。《釋名》:敏,閔也。進敘無否滯之言也,故汝潁言敏曰閔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黎民敏德。又,〈說命〉:惟學遜志,務時敏。《詩・大雅》:殷士膚敏。
义又,《類篇》:足大指名。《詩・大雅》:履帝武敏歆。【箋】敏,拇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樂》:商謂之敏。【註】五音之別名。
义又,《博雅》:捷敏,亟也。《諡法解》:速也。《廣韻》:聰也、達也。《玉篇》:敬也、莊也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母鄙切。《詩・小雅》:農夫克敏。與止、喜叶。《前漢・敘傳》:宣之四子,淮陽聰敏,舅氏籧篨,幾陷大理㊟〔《漢書・敘傳下》「宣之四子」起共八句,「幾陷大理」下缺「楚孝惡疾,東平失軌,中山凶短,母歸戎里」四句。原作「宣之四子,淮陽聰敏,舅氏籧篨,幾陷大理;楚孝惡疾,東平失軌,中山凶短,母歸戎里」〕。
注解
〔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。
〔敏〕字拼音是mǐ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每、攵。
〔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攴( pū ),每声。甲骨文字形,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。本义是动作快。
〔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ǐn] ⑴ 迅速,灵活⑵ 奋勉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眉殞切頁碼第97頁,第5字續丁孫
敏
異體敏
疾也。从攴每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眉殞反頁碼第259頁,第3行,第3字述
疾也。從攴每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眉殞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488頁,第2字許惟賢第218頁,第9字
疾也。
段注《釋詁》、《毛傳》同。
从攴。每聲。
段注眉殞切。古音在一部。《生民詩》。履帝武敏。《釋訓》。敏,拇也。謂敏爲拇之假借。拇,足大指也。古作母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古人作事皆從攴,戰來。
古人作事皆從攴,戰來,故从攴。
白话解释
敏,动作快捷。字形采用“攴”作边旁,采用“每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從又、每聲。從又,指手部動作;每聲,聲兼義,每字本義為頭髮上插著髮飾的盛裝美女,此指女子而言。從又、每聲,表示女子做事動作敏捷。金文承甲骨文字形而來。篆文改從又為從攴,字義相通。隸書、楷書承篆文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敏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91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61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0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28頁,第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23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34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745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74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32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77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27頁,第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94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624頁【補遺】第1654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807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58頁【崇文】第102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68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41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618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331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