撚字详情
撚
撚字概述
〔撚〕字拼音是(niǎn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撚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然”。
〔撚〕字仓颉码是QBKF,五笔是RQDO,四角号码是53038,郑码是DRSU。
〔撚〕字的UNICODE是U+649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754,UTF-32:0000649A,UTF-8:E6 92 9A。
〔撚〕字异体字是捵、撚、𢲳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84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54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02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乃殄切,音涊,讀若年上聲。《說文》:執也。《廣韻》:以手撚物也。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輕攏慢撚撥復挑。
义又,《說文》:一曰蹂也。《淮南子・兵略訓》:前後不相撚,左右不相干。
义又,從也。汲冢《周書》:後動撚之。
义又,揚子《方言》:撚未續也。
义或作捵。
音《正字通》:撚有平上二音。
注解
〔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撚〕字拼音是ni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然。
〔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iǎn] ⑴ 执,持取。⑵ 揉搓;搓捻。⑶ 弹琵琶的一种指法。⑷ 接续;系。⑸ 蹂,践踏:“前后不相~,左右不相干”。⑹ 撵,驱逐。⑺ 紧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乃殄切頁碼第407頁,第31字續丁孫
撚
執也。从手然聲。一曰蹂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泥泫反頁碼第978頁,第5行,第1字述
執也。從手然聲。一曰蹂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乃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436頁,第4字許惟賢第1059頁,第7字
𡙕也。
段注執者,捕罪人也。引申爲凡持取之偁。《廣韵》曰:撚者,以手撚物也。
从手。然聲。
段注乃殄切。十四部。
一曰厹也。
段注蹂者,獸足蹂地也。
撚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05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32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7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38頁,第1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83頁,第1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80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009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02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85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21頁,第1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16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270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969頁【補遺】第1782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884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65頁【崇文】第42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56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717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28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