蔫字详情

niānㄋㄧㄢ
二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
艹部

14画

11

17画 (蔫)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TMYF

EAZU

44327

5576

3672

U 852B

AGHO

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折折钩、点、点、点、点

蔫字概述

〔蔫〕字拼音是(niān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蔫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焉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蔫〕字仓颉码是TMYF,五笔是AGHO,四角号码是44327,郑码是EAZU,中文电码是5576,区位码是3672

〔蔫〕字的UNICODE是U+852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091,UTF-32:0000852B,UTF-8:E8 94 AB。

〔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643,属次常用字

〔蔫〕字异体字是𣩙𤎄

汉字解释

niānㄋㄧㄢ

基本解释

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。花~了。
精神不振,不活泼。他这几天~了。~头耷脑。
不声不响,悄悄。~不声。~溜儿。~儿拱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1.[植物]枯萎。
withered; wilt; wither;
蔫,物不鲜也。 —— 《广韵》
让太阳晒蔫了的花;菠菜蔫了;蔫菸(衰败;枯萎);花瓶里的花蔫了。
2.下垂的样子。
hanging;
我如今剌搭着两箇蔫耳朵。 —— 元· 曾瑞《哨遍·羊诉冤》套曲
3.比喻精神萎靡,呆滞 。
depressed; droopy; listless;
蔫头耷脑(没精打采的样子);蔫头蔫脑(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)
4.用同“” 。
deep;
蔫红(深红色。亦指鲜艳的红色为蔫,用同“”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23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055頁,第23

標點整理本: 第1025頁,第3

唐韻》:於乾切,音焉。說文》:菸也。韻會》:物不鮮也。

又,《增韻》:食物餲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依言切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正韻》:伊甸切,音宴 —— 臭草也。

注解

〔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蔫〕字拼音是ni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焉

〔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iān] ⑴ 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⑵ 精神不振,不活泼⑶ 不声不响,悄悄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於乾切頁碼26頁,第25

蔫菸也。从艸焉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爲焉反頁碼96頁,第5行,第1

蔫菸也。從艸焉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於乾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59頁,第3許惟賢69頁,第11

蔫菸也。

段注不鮮也。

从艸。焉聲。

段注於乾切。十四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今人稱顏色變曰蔫,或曰菸。

顏色不鮮曰蔫,或曰菸。

菸也,色不鮮也。古人稱顏色敗曰蔫,或曰菸。

蔫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9頁,第15字
2陳昌治本第81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78頁
4說文校箋第36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30頁,第12字
6說文今釋第108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08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51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67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0頁,第29字
11標注說文第35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300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767頁【補遺】第16245頁
14通訓定聲第2864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89頁【崇文】第353頁
16說文句讀第107頁
17章授筆記第46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498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84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