鼴字详情

yǎnㄧㄢˇ

鼠部

22画

9

22画 (鼴)

左右结构

HVSAV

NBKZ

71714

U 9F34

VNUV 86 、 ENUV 98

撇、竖、横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点、点、竖提、点、点、斜钩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点、撇、横、竖折/竖弯

鼴字概述

〔鼴〕字拼音是(yǎn),部首是鼠部,总笔画是22画

〔鼴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鼠、匽”。

〔鼴〕字仓颉码是HVSAV,五笔是VNUV86,ENUV98,四角号码是71714,郑码是NBKZ

〔鼴〕字的UNICODE是U+9F3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756,UTF-32:00009F34,UTF-8:E9 BC B4。

〔鼴〕字异体字是𪕤

汉字解释

yǎnㄧㄢˇ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鼠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63頁,第20

同文書局本: 第1529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1531頁,第31

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於幰切;《集韻》:隱幰切,𡘋音偃。玉篇》:大鼠也。廣韻》:似鼠形,大如牛,好偃河而飮水。

又,《正韻》:鼠名。一曰鼢。正字通》:鼴,似鼠而小,無尾,黑色,長鼻,一名鼢。以其常偃伏名鼴,以其隂穿地中而行名隱鼠,以其起地若耕名犂鼠 —— 鼴則通稱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於蹇切,音嫣 —— 義同。

亦作偃。莊子・逍遙遊》作偃。

注解

〔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鼠部

〔鼴〕字拼音是y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鼠、匽

〔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ǎn] ⑴ 同“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