黈字详情

𭗱

tǒuㄊㄡˇ

黄部

16画

5

17画 (黈)

左右结构

TCYG

EASC

40814

U 9EC8

AMWG

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点、点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黈字概述

〔黈〕字拼音是(tǒu),部首是黄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黈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黄、主”或“黃、主”。

〔黈〕字仓颉码是TCYG,五笔是AMWG,四角号码是40814,郑码是EASC

〔黈〕字的UNICODE是U+9EC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648,UTF-32:00009EC8,UTF-8:E9 BB 88。

〔黈〕字异体字是𪏜

汉字解释

tǒuㄊㄡˇ

基本解释

黄色:“~纩充耳,所以塞聪。”
增添:“六器者,犹以二皇圣哲~益。”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33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516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1517頁,第25

廣韻》:天口切;《集韻》:他口切;《韻會》:他斗切,𡘋音妵。玉篇》:黃色。榖梁傳・莊二十三年》:禮,天子、諸侯之楹黝堊,大夫倉,士黈。

又,《廣韻》:冕前纊也。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黈纊充耳,所以塞聰。【註】以黃綿爲圜,用組懸之於冕,垂兩耳旁,示不外聽也。

又,馬融〈長笛賦〉:六器者,猶以二皇聖哲黈益,况笛生乎大漢,而學者不識其可以裨助盛美,忽而不讚。【註】黈,猶演也。

卷目:考證・亥集下 部首:黃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902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82頁,第22

。《前漢・東方朔傳》黈纊充耳,所以塞聰。〔註〕以黃綿爲圜。

謹照原註爲圜改爲丸。

注解

〔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黃部

〔黈〕字拼音是tǒ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黃、主

〔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ǒu] ⑴ 黄色:“~纩充耳,所以塞聪。”⑵ 增添:“六器者,犹以二皇圣哲~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