鹍字详情

kūnㄎㄨㄣ
三级汉字

鸟部

13画

8

19画 (鵾)

左右结构

APPYM

KRRR

67727

7721

U 9E4D

JXXG

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横、竖提、撇、横折钩、点、竖折折钩、横

鹍字概述

〔鹍〕字拼音是(kūn),部首是鸟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鹍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昆、鸟”。

〔鹍〕字仓颉码是APPYM,五笔是JXXG,四角号码是67727,郑码是KRRR,中文电码是7721

〔鹍〕字的UNICODE是U+9E4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525,UTF-32:00009E4D,UTF-8:E9 B9 8D。

〔鹍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518

〔鹍〕字异体字是𨿪

汉字解释

kūnㄎㄨㄣ

基本解释

〔~鸡〕古书上说的一种形似天鹅的大鸟。
(鵾)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鹍鸡 a bird resembling crane。古代指像鹤的一种鸟。
鹍弦(用鹍鸡筋作的琵琶弦);鹍皮(即鹍弦);鹍翔(鹍展翅高飞);鹍鹏(鹍和鹏;又指传说中的一种大鸟)
2.《鹍鸡曲》的省称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鳥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73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493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1492頁,第6

廣韻》:古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公渾切,𡘋音昆。玉篇》:似雞而大也。廣韻》:鵾雞。楚辭・九辯》:鵾雞啁唽而悲鳴。

又作鶤。韻會》:陽溝巨鶤,古之雞名。

亦作昆。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亂昆雞。【註】昆同「鵾」。

又,叶俱倫切,音君。傅毅〈洛都賦〉:屬蒲且以矰繳,命詹何使沈綸;維高冥之獨鵠,連軒翥之雙鵾。

卷目:考證・亥集中 部首:鳥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885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81頁,第34

《楚辭・九辯》鵾雞啁唽而悲鳴。

謹照原文啁唽改啁哳。

注解

〔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

〔鵾〕字拼音是k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昆、鳥

〔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ūn] ⑴ 见“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