魾字详情

𭗱

ㄆㄧ

魚部

16画

5

16画 (魾)

左右结构

NFMFM

RGA

21319

U 9B7E

QOGG 86 、 QODG 98

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、撇、竖、点、横

魾字概述

〔魾〕字拼音是(pī),部首是魚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魾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魚、丕”。

〔魾〕字仓颉码是NFMFM,五笔是QOGG86,QODG98,四角号码是21319,郑码是RGA

〔魾〕字的UNICODE是U+9B7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806,UTF-32:00009B7E,UTF-8:E9 AD BE。

〔魾〕字异体字是𩶨

汉字解释

ㄆㄧ

基本解释

即“大鱯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大魾 goonch。一种大型贪吃的淡水鲇类鱼( Bagarius bagarius )魾,大魾也。其小者名魾。从鱼,丕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14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467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1464頁,第11

廣韻》:符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貧悲切,𡘋音邳。說文》:大鱯也。其小者名鮡。爾雅・釋魚》:魾,大鱯。【註】似鮎而大,白色。古今注》:白魚雄者曰魾。

又,《唐韻》:敷悲切;《集韻》:攀悲切,𡘋音丕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頻脂切,音毗 —— 魴也。爾雅・釋魚》:魴,魾。【註】魴,一名魾。

注解

〔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

〔魾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丕

〔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ī] ⑴ 即“大鱯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敷悲切頁碼387頁,第27

魾大鱯也。其小者名鮡。从𤋳丕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部悲反頁碼939頁,第1行,第2

魾大鱯也。小者名鮡。從魚丕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敷悲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308頁,第4許惟賢1004頁,第8

魾大鱯也。其小者名鮡。

段注見《釋魚》。丕訓大。此會意兼形聲也。《爾雅》魴魾,亦謂魴之大者爲魾。

从魚。丕聲。

段注敷悲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
魾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65頁,第15字
2陳昌治本第977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736頁
4說文校箋第507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459頁,第23字
6說文今釋第1689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856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71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45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04頁,第19字
11標注說文第488頁,第9字
12說文注箋第406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1428頁【補遺】第17738頁
14通訓定聲第819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011頁【崇文】第4041頁
16說文句讀第1656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389頁,第4字
18古字釋要第1072頁,第1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