駵字详情

𭗱

liúㄌㄧㄡˊ

馬部

17画

7

17画 (駵)

左右结构

SFMLS

CUHX

71377

U 99F5

CGAN 86 、 COGN 98

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、撇、横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横折、横

駵字概述

〔駵〕字拼音是(liú),部首是馬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駵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馬、丣”。

〔駵〕字仓颉码是SFMLS,五笔是CGAN86,COGN98,四角号码是71377,郑码是CUHX

〔駵〕字的UNICODE是U+99F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413,UTF-32:000099F5,UTF-8:E9 A7 B5。

〔駵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liúㄌㄧㄡˊ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馬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43頁,第16

同文書局本: 第1439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1433頁,第3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力求切,音劉。玉篇》:赤馬黑鬣。詩・秦風》:騏駵是中。禮・月令》:孟夏駕赤駵,季夏駕黃駵。

又,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華駵綠耳之乗。【註】師古曰:華駵,言其色如華之赤;綠耳,耳綠色。

注解

〔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

〔駵〕字拼音是li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丣

〔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iú] ⑴ 古同“骝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力求切頁碼322頁,第5

異體

驑赤馬黑毛尾也。从馬畱聲。

附注按:段玉裁等依《廣韻》改「毛」為「髦」。《正字通・馬部》:「驑,同駵,俗作騮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里求反頁碼792頁,第6行,第1

驑赤馬黒毛尾。從馬畱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力求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843頁,第4許惟賢805頁,第7

駵赤馬黑髦尾也。

段注髦各本作毛。今依《廣韵》正。髦者,髦髮也。髮之長者偁髦。因之馬鬛曰髦。《魯頌傳》曰:赤身黑鬛曰駵。

从馬。丣聲。

段注丣各本作畱。篆體作驑。大誤。今依《五經文字》、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正。力求切。三部。

騮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32頁,第12字
2陳昌治本第798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610頁
4說文校箋第408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382頁,第11字
6說文今釋第1377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346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472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032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50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395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3283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9547頁【補遺】第17451頁
14通訓定聲第950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827頁【崇文】第3305頁
16說文句讀第1316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463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912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