饿字详情
饿
饿字概述
〔饿〕字拼音是(è),部首是饣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饿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饣、我”,五行属木。
〔饿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食,我声。本义是饥之甚。按:在古代,“饥”与“饿”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。“饥”指一般的肚子饿;“饿”是严重的饥饿。
〔饿〕字仓颉码是NVHQI,五笔是QNTT86,QNTY98,四角号码是23750,郑码是OXMH,中文电码是7408,区位码是2286。
〔饿〕字的UNICODE是U+997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295,UTF-32:0000997F,UTF-8:E9 A5 BF。
〔饿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012,属常用字。
〔饿〕字的近义词是饥,反义词是饱,异体字是餓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99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20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15頁,第13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五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牛箇切,𡘋我去聲。《玉篇》:飢也。《廣韻》:不飽也。《禮・檀弓》:昔者,衞國凶飢,夫子爲粥與國之餓者。〇【按】韓子〈飾邪篇〉:家有常業,雖飢不餓。《淮南子・說山訓》:寧一月飢,毋一旬餓。以此推之,餓甚于飢也;故《孟子》朝不食、夕不食,兼飢餓言。
注解
〔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。
〔餓〕字拼音是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我。
〔餓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食,我聲。本义是飢之甚。按:在古代,「飢」與「餓」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別。「飢」指一般的肚子餓;「餓」是嚴重的飢餓。
〔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è] ⑴ 肚子空,想吃東西,與“飽”相對⑵ 使受餓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五箇切頁碼第165頁,第19字續丁孫
餓
飢也。从𠊊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岸播反頁碼第413頁,第4行,第1字述
飢也。從食我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五箇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887頁,第1字許惟賢第393頁,第9字
飢也。从食。我聲。
段注五箇切。十七部。
白话解释
饿,肚饥。字形采用“食”作边旁,采用“我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《睡虎地秦簡》有一見餓字,字或從飢、我聲(相對的,字不見用於楚簡)。篆文承此,調整字形為從食、我聲。《說文》:「餓,飢也。」字與飢為轉注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餓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28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27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3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11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04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725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273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85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06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30頁,第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10頁,第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675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409頁【補遺】第1679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11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35頁【崇文】第173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65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375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522頁,第10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