吪字概述
〔吪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é、huā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吪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化”。
〔吪〕字仓颉码是ROP,五笔是KWXN,四角号码是64010,郑码是JNRR。
〔吪〕字的UNICODE是U+542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546,UTF-32:0000542A,UTF-8:E5 90 AA。
〔吪〕字异体字是偽、哦、訛、𠷸、𨅌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13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78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頁,第25字
音《唐韻》:五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吾禾切,𡘋音囮。《說文》:動也。《詩・王風》:尚寐無吪。【傳】吪,動也。【釋文】吪,本亦作訛。又,〈小雅〉:或寢或訛。《玉篇》引《詩》作吪。《廣韻》本作訛,亦作譌。《小雅釋文》:《韓詩》作譌。譌,覺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化也。《詩・豳風》:周公東征,四國是吪。【傳】吪,化也。【釋文】吪,又作訛。
义又,《廣韻》:謬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乎瓜切,音譁 —— 口開也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𨅌、僞。
注解
〔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吪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é、hu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化。
〔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é] ⑴ 行动:“尚寐无~。”⑵ 教化;感化:“周公东征,四国是~。”⑶ (鸾和凤凰一类鸟)死⑷ 古同“讹”,错误。⑸ 古同“哦”,歌唱。㈡ [huā] ⑴ 口开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五禾切頁碼第44頁,第18字續丁孫
吪
動也。从口化聲。《詩》曰:「尙寐無吪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五陁反頁碼第133頁,第6行,第2字述
動也。從口化聲。《詩》曰:「尚寐無吪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臥旣覺,必有聲气。又曰:『或寢或吪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五禾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40頁,第6字許惟賢第107頁,第2字
動也。
段注見《釋詁》、《毛詩傳》。
从口。化聲。
段注五禾切。十七部。
詩曰:尙寐無吪。
段注《王風》。又《小雅》或寢或吪。今各本作訛。非也。訛卽譌字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偽。
吪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2頁,第1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6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0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9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2頁,第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82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38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84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3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3頁,第3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8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59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241頁【補遺】第1631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85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33頁【崇文】第52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69頁,第6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128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43頁,第1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