鞒字详情

qiáoㄑㄧㄠˊ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革部

15画

6

21画 (鞽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TJHKL

EEGN

42528

8719

U 9792

AFTJ

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横、撇、捺、撇、竖

鞒字概述

〔鞒〕字拼音是(qiáo),部首是革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鞒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革、乔”,五行属木。

〔鞒〕字仓颉码是TJHKL,五笔是AFTJ,四角号码是42528,郑码是EEGN,区位码是8719

〔鞒〕字的UNICODE是U+979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802,UTF-32:00009792,UTF-8:E9 9E 92。

〔鞒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873

〔鞒〕字异体字是𩌚

汉字解释

qiáoㄑㄧㄠˊ

基本解释

马鞍拱起的地方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马鞍拱起的地方。也作“saddle bow白马金鞍碧玉鞒。——元· 郑德辉《钏离春智勇定齐》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革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2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391頁,第38

標點整理本: 第1383頁,第27

廣韻》:起嚻切;《集韻》:丘祅切,𡘋音趫。廣韻》本作橇,《集韻》又作橋。詳木部橇字註。

又,《集韻》:訖約切,音脚 —— 本作屩。詳尸部屩字註。

注解

〔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

〔鞽〕字拼音是qi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喬

〔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áo] ⑴ 见“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