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字详情
雅
雅字概述
〔雅〕字拼音是(yǎ),部首是隹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雅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牙、隹”,五行属木。
〔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隹,牙声。从隹( zhuī ),与鸟有关。( yā )。本义是鸟名,乌鸦的一种。《说文》:“楚乌也。”。
〔雅〕字仓颉码是MHOG,五笔是AHTY,四角号码是70215,郑码是HINI,中文电码是7161,区位码是4937。
〔雅〕字的UNICODE是U+96C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597,UTF-32:000096C5,UTF-8:E9 9B 85。
〔雅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600,属常用字。
〔雅〕字反义词是俗,异体字是伢、疋、鴉、𤴓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隹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267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65頁,第1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54頁,第12字
音《唐韻》:烏加切;《集韻》:於加切,𡘋音丫。《說文》:楚烏也。一名鸒,一名𤰞居,秦謂之雅。从隹、从牙。【註】徐鉉曰:今俗別作鴉,非是。
义《集韻》亦作鴉、鵶。
义又,《小爾雅》:小而腹下白,不反哺者,謂之雅烏。
音又,《唐韻》:五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語下切,𡘋音庌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正也。《爾雅疏》:雅,正也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師》:敎六詩,曰風、曰賦、曰比、曰興、曰雅、曰頌。【註】雅,正也 —— 言今之正者,以爲後世法。
义又,《詩・小雅》:以雅以南。【箋】雅,萬舞也。周樂尙武,故謂萬舞爲雅。雅,正也。
义又,《論語》:子所雅言。【註】孔曰:雅言,正言也。【朱註】雅,常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儀也、嫻雅也。《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從車騎,雍容閒雅甚都。
义又,《玉篇》:素也。《史記・張耳陳餘傳》:張耳雅遊。【註】韋昭曰:雅,素也。
义又,《史記・淮南王傳》:天子以伍被雅辭,多引漢之美。《後漢・竇后紀》:及見雅以爲美。
义又,樂名。《周禮・春官・笙師》:應雅。【註】雅,狀如漆筩而弇口,大二圍,長五尺六寸,以羊韋鞔之,有兩紐疏畫。
义又,酒器名。《東觀漢記》:今日歲首,請上雅壽。【註】雅,酒閜也。別作㿿。
义又,姓。《正字通》:元詩人雅㙈。
音又,《五音集韻》:五加切,音牙 —— 人名。《周書》有君雅,通作牙。
音又,叶語可切。仲長統〈述志〉詩:百慮何爲,至要在我;叛散五經,滅棄風雅。
注解
〔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隹部。
〔雅〕字拼音是yǎ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牙、隹。
〔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隹,牙声。从隹( zhuī ),与鸟有关。( yā )。本义是鸟名,乌鸦的一种。《说文》:“楚乌也。”。
〔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ǎ] ⑴ 正规的,标准的⑵ 美好的,高尚的,不粗俗的⑶ 平素,素来⑷ 极,甚⑸ 交往⑹ 酒器名⑺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⑻ 古同“鸦”,乌鸦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五下切、烏加切頁碼第111頁,第11字續丁孫
雅
楚烏也。一名鸒,一名卑居。秦謂之雅。从隹牙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鴉,非是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楚烏,烏屬,其名楚烏,非荊楚之楚也。」按:此字常借為雅正義,後世遂別構「鴉」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牙賈反頁碼第291頁,第5行,第1字述
楚烏也。一名𤰞,一名鸒居,秦謂之雅。從隹牙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𤰞音匹,《爾雅》注云:『小而多羣腹下白者,江東呼匹𤰞烏。梁簡文帝詩曰:「林瞑雅烏飛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五下切、烏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561頁,第2字許惟賢第251頁,第2字
楚烏也。一名鸒。一名卑居。秦謂之雅。
段注楚烏,烏屬。其名楚烏。非荆楚之楚也。《鳥部》曰:𪇬,卑居也。卽此物也。酈善長曰:按《小爾雅》。純黑返哺謂之慈烏。小而腹下白,不返哺者謂之雅烏。《爾雅》曰:鸒斯,卑居也。孫炎曰:卑居,楚烏。犍爲舍人以爲壁居。《說文》謂之雅。《莊子》曰雅賈。《馬融》亦曰賈烏。按卑居之爲壁居。如《史記》卑耳之山卽《齊語》壁耳之山。卑壁同十六部。卑俗作鵯,音匹。非也。雅之訓亦云素也。正也。皆屬假借。
从隹。牙聲。
段注五下、烏加二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鴉字無,當从雅。風雅之雅當作夏,《周禮》「九夏」是。疋即諝,《周禮》「大胥、小胥」恐即大雅、小雅;「大予、小予」亦然。
大雅、小雅或作疋。雅,古在歌部,故與疋近。然大足、小足、大雅、小雅皆不通,或云大夏(夏,漢水也),此說是也。
古無麻部,其音同烏,然為二物。訓爾雅乃疋之借,大雅、小雅即大疋、小疋也。訓正者,正與疋形似,故雅訓正,實則誤也。古稱雅鄭,今稱雅俗。醫書病人音聲,不正亦稱「鄭聲」。凡正曰雅,凡不正曰鄭,亦曰俗。
俗作鴉。風雅之雅或是夏字之借,《周禮》「九夏」是。或用疋字,殆即胥字,《周禮》樂官有大胥、小胥,即諝之借。大胥、小胥者,大雅、小雅也(漢樂官大予,小予亦同),(予、雅同聲,諝、雅同部)。○雅字所訓不明,必須重質。
白话解释
雅,楚鸟。另一名称叫“鸒”。还有一名称叫“卑居”。秦地叫它“雅”。字形采用“隹”作边旁,“牙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作,由「隹」、「牙」二字構成。從隹,示其為鳥類之義。從牙,聲符,注明音讀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,隸書、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雅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19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97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3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47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41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97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85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00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72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88頁,第1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44頁,第10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09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995頁【補遺】第1659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776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89頁【崇文】第115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420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58頁,第6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85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374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