锣字详情

luóㄌㄨㄛˊ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钅部

13画

8

27画 (鑼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OPWLN

PLRS

86727

7017

3464

U 9523

QLQY

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点

锣字概述

〔锣〕字拼音是(luó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锣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罗”,五行属金。

〔锣〕字仓颉码是OPWLN,五笔是QLQY,四角号码是86727,郑码是PLRS,中文电码是7017,区位码是3464

〔锣〕字的UNICODE是U+952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179,UTF-32:00009523,UTF-8:E9 94 A3。

〔锣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2939,属常用字

〔锣〕字异体字是𨯤

汉字解释

luóㄌㄨㄛˊ

基本解释

一种乐器,铜制,像盘,用槌子敲打出来。~鼓经(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)。~鼓喧天。紧~密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带卷边的青铜圆盘 gong,通常用槌子击打就发出柔和而洪亮、能传得很远的声音。
鸣锣聚众。 —— 《广东军务记》
2.又。
鸣锣会集。鸣锣传递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75頁,第16

同文書局本: 第1327頁,第26

標點整理本: 第1315頁,第29

廣韻》:魯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良何切;《正韻》:郎何切,𡘋音羅。廣韻》:鈔鑼,器也。正字通》:築銅爲之,形如盆,大者聲揚,小者聲殺。樂書》有銅鑼。自後魏宣武以後,有銅鈸、沙羅,沙羅卽䤬鑼。六書故》:今之金聲,用於軍旅者。亦以爲盥盆。

注解

〔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鑼〕字拼音是l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羅

〔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uó] ⑴ 一種樂器,銅制,像盤,用槌子敲打出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