铺字详情
铺
铺字概述
〔铺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pū、pù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铺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甫”,五行属金。
〔铺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金,甫声。本义是衔门环的底座。又称“铺首”。
〔铺〕字仓颉码是OPIJB,五笔是QGEY86,QSY98,四角号码是83727,郑码是PFB,中文电码是6917,区位码是3844。
〔铺〕字的UNICODE是U+94F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138,UTF-32:000094FA,UTF-8:E9 93 BA。
〔铺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657,属常用字。
〔铺〕字异体字是舖、鋪、𠁃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132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08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96頁,第16字
音《唐韻》:普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滂模切,𡘋音𥠵。《說文》:著門鋪首也。从金,甫聲。《增韻》:所以銜環者,作龜蛇之形,以銅爲之,故曰金鋪。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排玉戸而颺金鋪兮。【註】鋪,門首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𨻰也、布也。《詩・周南序》〔疏〕:賦之言鋪,直鋪𨻰今之政敎善惡。又,〈小雅〉乃安斯寢〔箋〕:乃鋪席,與羣臣安燕以樂之。〈大雅〉:鋪敦淮濆。【註】鋪,布也,布其師旅也。《禮・樂記》:鋪筵席,𨻰尊俎。
音又,病也。與痡通。《詩・周南》我僕痡矣〔釋文〕:痡,音敷。又,普烏反 —— 本又作鋪。又,〈大雅〉:淮夷來鋪。【傳】鋪,病也。
义又,徧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淪胥以鋪。【箋】鋪,徧也。【釋文】鋪,普烏反 —— 王云病也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古器曰鋪,豆屬,有鋪𨻰薦獻之義。《博古圖》周劉公鋪,高五寸五分,深一寸六分,口徑七寸六分,容二升三合。銘云:劉公作,杜嬬尊鋪,永寶用。名雖爲鋪,其器則豆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芳無切,音敷。《集韻》:𨻰也、設也。〇【按】《詩》〈小雅〉〈大雅〉、《禮・樂記》《釋文》𡘋兼𥠵、敷二音。
音又,揚子《方言》:鋪,止也。【註】鋪,芳孤反。
音又,揚子《方言》:揄鋪,毳也。荆揚江湖之閒曰揄鋪。【註】謂物之行蔽也。鋪,音敷。
音又,揚子《方言》:鋪頒,索也。東齊曰鋪頒,猶秦晉言抖擻也。【註】鋪,音敷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奔模切,音逋 —— 設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普故切,音怖 —— 義同。一曰鋪首,著門銜環者。
义又,《韻會》:賈肆也。《正字通》:俗作舖。《資暇集》:市肆中,筐筥等鱗次其物以粥者,曰星貨鋪,言羅列繁密如星。今呼星火舖,非。
注解
〔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鋪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pū、p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甫。
〔鋪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金,甫聲。本义是銜門環的底座。又稱「鋪首」。
〔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ū] ⑴ 把東西散開放置,平擺㈡ [pù] ⑴ 商店⑵ 牀⑶ 舊時的驛站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普胡切頁碼第469頁,第27字續丁孫
鋪
箸門鋪首也。从金甫聲。
附注按:段玉裁依《文選・舞賦》李善注改下「鋪」字為「抪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噴模反頁碼第1099頁,第2行,第2字述
箸門鋪首也,從金甫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普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852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40頁,第4字
箸門抪首也。
段注抪各本作鋪。依《舞賦》李注正。《手部》曰:抪,捫持也。捫持者,古者箸門爲蠃形。謂之椒圖。是曰鋪首。以金爲之,則曰金鋪。以靑畫瑣文鏤中,則曰靑瑣。見《西京》、《蜀都賦》注。按《大雅》鋪敦淮濆箋云:陳屯其兵於淮水之上。此謂叚鋪爲敷也。今人用鋪字本此。《江漢》。淮夷來鋪。傳曰:鋪,病也。則謂叚鋪爲痡也。
从金。甫聲。
段注普胡切。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門上可加鎖者。《詩》「淪胥以鋪」,胥靡(讀磨)之切為鎖,率鎖加鋪,言加重也。
青瑣乃牆上畫成連環之紋。《詩》「淪胥以鋪」,鋪為株連,淪乃倫之借,亦為貫之借,胥為𤴙之借,或為瑣之借;鋪為貫鎖之鼻,所謂「抪首」。「淪胥以鋪」者,貫瑣以鋪也。
門上可加鎖者。《詩》「淪胥以鋪」,淪訓率,胥即胥靡(讀磨),其切音即鎖;鋪,環也。率鎖以鋪,言加重也。○「淪(率也)胥(胥靡,即瑣也)以鋪(環也)。」
「淪=綸(率也)胥=𤴙(瑣也)以鋪」為其本誼。
字形解说
自金文至楷書字形皆為從金、甫聲。「金」為金粒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金屬有關;「甫」為男子的美稱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大陸通行規範字作「铺」。
鋪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32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01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9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26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59頁,第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79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469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953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969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72頁,第3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02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970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657頁【補遺】第1804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608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42頁【崇文】第49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55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86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603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90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