铇字详情

𭗱

bàoㄅㄠˋpáoㄆㄠˊ

钅部

10画

5

13画 (鉋)

左右结构

OPPRU

PRY

87712

6888

U 94C7

QQNN

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撇、横折钩、横折、横、竖弯钩

铇字概述

〔铇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bào、páo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铇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包”。

〔铇〕字仓颉码是OPPRU,五笔是QQNN,四角号码是87712,郑码是PRY,中文电码是6888

〔铇〕字的UNICODE是U+94C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087,UTF-32:000094C7,UTF-8:E9 93 87。

〔铇〕字异体字是𨥹

汉字解释

1bàoㄅㄠˋ

基本解释

木工刨平木材的用具。

2páoㄆㄠˊ

基本解释

”的古字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15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300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1288頁,第20

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皮敎切,音皰。玉篇》:平木器。正字通》:鐵刃,狀如鏟,銜木匡中,不令轉切;木匡有孔,旁兩小柄,以手反復推之,木片從孔出,用捷于鏟。方音讀若袍,通作刨,俗作䥤。

又,《六書故》:一曰搔馬具。

又,《廣韻》:薄交切,音庖 —— 鉋刷。

又,《集韻》:弼角切,音雹 —— 䥤字省文。杵頸謂之䥤。

注解

〔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鉋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ào、p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包

〔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ào] ⑴ 木工刨平木材的用具。 [páo] ⑴ “刨”的古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