鈚字详情

𭗱

ㄆㄧ

金部

12画

4

12画 (鈚)

左右结构

CPP

PRRR

82110

U 921A

QXXN

撇、点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提、横、竖提、撇、竖弯钩

鈚字概述

〔鈚〕字拼音是(pī),部首是金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鈚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金、比”或“釒、比”。

〔鈚〕字仓颉码是CPP,五笔是QXXN,四角号码是82110,郑码是PRRR

〔鈚〕字的UNICODE是U+921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402,UTF-32:0000921A,UTF-8:E9 88 9A。

〔鈚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ㄆㄧ

基本解释

一种较宽较薄的箭头:“长~逐狡兔。”
铁。
犁刃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犁刃 [plough’s blade]。
鈚,犁馆别名。 —— 《广韵》。周祖谟校勘记:“馆字误,《集韵》作‘鈚’是也。”
2.鈚箭。箭的一种 。
arrow;
鈚子箭(即鈚箭);鈚箭(箭头较薄而阔,箭杆较长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11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299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1287頁,第2

廣韻》:房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頻脂切,𡘋音毗。玉篇》:鐵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犁錧別名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一曰箭名。或作鎞、錍。杜甫詩:長鈚及狡兔。

又,《集韻》:篇迷切,音𢱧 —— 本作錍。揚子《方言》:箭鏃廣長而薄鎌,謂之錍。【註】普蹄反。

注解

〔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鈚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比

〔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ī] ⑴ 一种较宽较薄的箭头:“长~逐狡兔。”⑵ 铁。⑶ 犁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