邧字详情

𭗱

yuánㄩㄢˊ

阝部

6画

4

11画 (邧)

左右结构

MUNL

BDRY

17227

U 90A7

FQBH

横、横、撇、竖提、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

邧字概述

〔邧〕字拼音是(yuán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6画

〔邧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元、阝”或“元、”。

〔邧〕字仓颉码是MUNL,五笔是FQBH,四角号码是17227,郑码是BDRY

〔邧〕字的UNICODE是U+90A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031,UTF-32:000090A7,UTF-8:E9 82 A7。

汉字解释

yuánㄩㄢˊ

基本解释

古邑名,中国春秋时属秦,在今陕西省澄城县境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38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269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1255頁,第10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愚袁切,音元。廣韻》:秦邑名。左傳・文四年》:晉侯伐秦,圍邧新城。

又,《唐韻》:虞遠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五遠切,𡘋音阮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邧〕字拼音是y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元、⻏

〔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uán] ⑴ 古邑名,中国春秋时属秦,在今陕西省澄城县境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虞遠切頁碼210頁,第32

邧鄭邑也。从邑元聲。

附注徐鍇繫傳:「杜預云秦地,此云鄭地,傳寫誤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擬遠反頁碼541頁,第2行,第1

邧鄭邑也。從邑,從元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:「圍邧新城。」杜預闕之也。杜預云秦地,此云鄭地,傳寫誤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虞遠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180頁,第1許惟賢519頁,第1

邧鄭邑也。

段注《左傳》文四年。晉矦伐秦。圍邧新城。以報王官之役。《廣韵》云:秦邑名。是也。今《左傳》鄭地無名邧者。

从邑。元聲。

段注虞遠切。十四部。

邧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16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536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413頁
4說文校箋第268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258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928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1604頁,第4字
8說文探原第345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371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64頁,第20字
11標注說文第265頁,第18字
12說文注箋第214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6684頁【補遺】第16995頁
14通訓定聲第2827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564頁【崇文】第2253頁
16說文句讀第858頁
17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337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643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