逬字详情

𭗱

bèngㄅㄥˋ

辶部

11画

8

15画 (逬)

半包围结构

YYJJ

WMAE

32304

U 902C

TFTP 86 、 TGDP 98

撇、横、横、撇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

逬字概述

〔逬〕字拼音是(bèng),部首是辶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逬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幷”。

〔逬〕字仓颉码是YYJJ,五笔是TFTP86,TGDP98,四角号码是32304,郑码是WMAE

〔逬〕字的UNICODE是U+902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908,UTF-32:0000902C,UTF-8:E9 80 AC。

〔逬〕字异体字是𧻓𨔧

汉字解释

bèngㄅㄥˋ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16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1259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1243頁,第15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比諍切;《正韻》:比孟切,𡘋幷去聲。說文》:走散也。正韻》:逸走也、涌也。

又,與屛同。禮・王制》:屛諸遠方。大學》:逬諸四夷。【朱註】屛,逬古字通用。

又,《集韻》:披耕切,音怦 —— 與伻同,使也。

又,悲萌切,音綳 —— 義同。

俗省作迸。譌作𨔧

注解

〔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逬〕字拼音是bè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幷

〔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èng] ⑴ 同“迸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北諍切頁碼55頁,第31

異體

逬散走也。从辵幷聲。

迸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07頁,第15字
2陳昌治本第160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133頁
4說文校箋第76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70頁,第18字
6說文今釋第244頁,第4字
7說文探原第1072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371頁,第1字
9說文標整第44頁,第7字
10標注說文第76頁,第15字
11說文注箋第579頁,第1字
12說文詁林第2585頁
13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469頁,第1字
14古字釋要第205頁,第8字
15新附通誼第8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