輦字详情
輦
輦字概述
〔輦〕字拼音是(niǎn),部首是車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輦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㚘、車”。
〔輦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車,兩“夫”( 男子 )並行,拉車前進。本义是古時用人拉或推的車。
〔輦〕字仓颉码是QOJWJ,五笔是FWFL86,GGLJ98,四角号码是55506,郑码是BDOF。
〔輦〕字的UNICODE是U+8F2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646,UTF-32:00008F26,UTF-8:E8 BC A6。
〔輦〕字异体字是辇、輦、𨍻、𨘧、𨘪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車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983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45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27頁,第24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力展切,音鄻。《廣韻》:人步輓車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我任我輦。【註】任,負任者;輦,人輓車也。
义又,輓運也。《左傳・莊十一年》:南宮萬以乗車替其母。
义又,京師謂之輦下。《後漢・周紆傳》:典司京輦。
义又,宮中道曰輦道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輦道纚屬。【註】閣道可乗輦而行者。
义又,輦郎,官名。《前漢・劉向傳》:向以父德任爲輦郎。【註】引御輦郎也。
义又,姓。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車部
愛日堂藏本: 第706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2頁,第9字
《左傳・莊十一年》南宮萬以乗車替其母。
謹照原文十一年改十二年。
注解
〔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車部。
〔輦〕字拼音是ni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㚘、車。
〔輦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車,兩“夫”( 男子 )並行,拉車前進。本义是古時用人拉或推的車。
〔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iǎn] ⑴ 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車子,後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車子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力展切頁碼第477頁,第6字續丁孫
輦
輓車也。从車,从㚘在車前引之。
附注段玉裁本作「从車、㚘。㚘在車歬引之也。」注:「謂人輓以行之車也。……《司馬法》云:『……夏后氏二十人而輦,殷十八人而輦,周十五人而輦。』故書輦作連。鄭司農云:『連讀為輦。』按:《夫部》『㚘,竝行也。』輦字从此……故从車、㚘,會意,㚘在前,車在後。」吳大澂古籀補:「象二人輓車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里典反頁碼第1114頁,第4行,第1字述
輓車也。從車,㚘在車前引之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力展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917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66頁,第6字
輓車也。
段注謂人輓以行之車也。《小司徒》輂輦注曰:輦,人輓行。所以載任器也。《司馬法》云:夏后氏謂輦曰余車。殷曰胡奴車。周曰輜輦。夏后氏二十人而輦。殷十八人而輦。周十五人而輦。故書輦作連。鄭司農云:連讀爲輦。按《夫部》㚘,竝行也。輦字从此。輦設輅於車前。用索輓之。故从車㚘會意。㚘在前。車在後。故連字下曰負車。連輦古今字。《周禮》、《管子》皆作連。此車名輦。輓此車之人名輦者。《爾雅》曰:徒御不警。徒,輦者也。《毛傳》同。又詩。我任我輦。《毛傳》曰:任者,輦者。《釋名》曰:輦,人所輦也。
从車㚘。㚘在車歬引之也。
段注會意。力展切。十四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即連字,此二字本一字,今人力車。
輦、連實一字,即人力車也。聯結。
輦、連實一字。聯結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像人力車。金文像二人拉車的樣子。篆文從車、從㚘(ㄅㄢˋ bàn)。從「車」,指車輛;從「㚘」,表示二人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輦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47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21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90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38頁,第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68頁,第1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117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532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08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016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79頁,第1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13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061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898頁【補遺】第1808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976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65頁【崇文】第50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94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941頁,第2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595頁,第5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748頁,第2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1311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