蹝字概述
〔蹝〕字拼音是(xǐ),部首是足部,总笔画是18画。
〔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𧾷、徙”。
〔蹝〕字仓颉码是RMHOO,五笔是KHTH,四角号码是61181,郑码是JIII。
〔蹝〕字的UNICODE是U+8E5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445,UTF-32:00008E5D,UTF-8:E8 B9 9D。
〔蹝〕字异体字是躧、𡱦、𨁾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946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32頁,第2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12頁,第11字
音《集韻》:所綺切,音縰。《玉篇》同「躧」。詳躧字註。《孟子》:猶棄敝蹝也。【趙岐註】草履也。《淮南子・主術訓》:猶卻行而脫蹝也。
注解
〔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蹝〕字拼音是x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徙。
〔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ǐ] ⑴ 草鞋:“舜视弃天下,犹弃敝~也。”⑵ 趿拉着(鞋):“~履起而彷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