蹄字详情
蹄
蹄字概述
〔蹄〕字拼音是(tí),部首是足部,总笔画是16画。
〔蹄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𧾷、帝”,五行属火。
〔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ń声。本义是牛、马、猪、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,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,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。
〔蹄〕字仓颉码是RMYBB,五笔是KHUH86,KHYH98,四角号码是60127,郑码是JIWL,中文电码是6452,区位码是4467。
〔蹄〕字的UNICODE是U+8E4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420,UTF-32:00008E44,UTF-8:E8 B9 84。
〔蹄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344,属常用字。
〔蹄〕字异体字是踶、蹏、𨀭、𨂶、𨄪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942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30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10頁,第7字
音《廣韻》:杜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田黎切;《正韻》:杜兮切,𡘋音題。《釋名》:蹄,底也。《羣經音辨》:獸足也。《易・說卦》:爲薄蹄。《儀禮・士喪禮》:其實特豚,四鬄去蹄。《榖梁傳・昭八年》:馬侯蹄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大計切,音弟 —— 踶,或作蹄,躗也。《羣經音辨》:足相躗曰蹄。
注解
〔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蹄〕字拼音是t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帝。
〔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ń声。本义是牛、马、猪、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,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,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。
〔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í] ⑴ 马、牛、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,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杜兮切頁碼第60頁,第7字續丁孫
蹏
足也。从足虒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俗作蹄。」《集韻・齊韻》:「蹏,或从帝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敵圭反頁碼第172頁,第7行,第1字述
足也。從足虒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書蹏字如此,俗作蹄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杜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321頁,第4字許惟賢第144頁,第4字
足也。
段注俗作蹄。
从足。虒聲。
段注杜兮切。十六部。
蹏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18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73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4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82頁,第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78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68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46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14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405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48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83頁,第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623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70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72頁,第6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73頁【崇文】第68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35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579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223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