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字详情
跳
跳字概述
〔跳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tiào、táo),部首是足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跳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𧾷、兆”,五行属火。
〔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兆声。本义是跃。
〔跳〕字仓颉码是RMLMO,五笔是KHIQ86,KHQI98,四角号码是62113,郑码是JIVR,中文电码是6426,区位码是4488。
〔跳〕字的UNICODE是U+8DF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339,UTF-32:00008DF3,UTF-8:E8 B7 B3。
〔跳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915,属常用字。
〔跳〕字异体字是䂽、䟭、趒、逃、𣆷、𧿮、𨁓、𨁔、𨃜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931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26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05頁,第7字
音《廣韻》:徒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田聊切,𡘋音迢。《說文》:蹶也。一曰躍也。《博雅》:上也。《釋名》:條也。如草木枝條,務上行也。《莊子・逍遙遊》:東西跳梁。《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馳波跳沫。王褒〈洞簫賦〉:跳然復出。《類篇》或作𨃜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徒刀切,音陶 —— 與逃通。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漢王跳。【註】如淳曰:音逃 —— 謂走也。
音又,徒了切,音窕。《類篇》:挑戰。
音又,徒弔切,音調 —— 行貌。
注解
〔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跳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iào、t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兆。
〔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兆声。本义是跃。
〔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iào] ⑴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⑵ 越过⑶ 一起一伏地动㈡ [táo] ⑴ 古同“逃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徒遼切頁碼第61頁,第22字續丁孫
跳
異體𨁓
蹶也。从足兆聲。一曰躍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笛遼反頁碼第176頁,第2行,第2字述
蹷也。從足兆聲。一曰躍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徒遼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329頁,第3字許惟賢第147頁,第12字
蹷也。
段注《方言》。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跳。
从足。兆聲。
段注徒遼切。二部。
一曰躍也。
段注躍,迅也。
白话解释
跳,蹶起。字形采用“足”作边旁,采用“兆”作声旁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“跳”是跃过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足」、「兆」二字構成。從足,示足部動作之義。從兆,聲符,注明音讀。隸書承自篆文,右體兆形變易作「
」。楷書承自篆文,右體作「兆」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跳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20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77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4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84頁,第2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80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75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476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16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415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49頁,第2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85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63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742頁【補遺】第1639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307頁,第5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77頁【崇文】第7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42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593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227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