赫字详情
赫
赫字概述
〔赫〕字拼音是(hè),部首是赤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赫〕字是左右结构,二叠字 (左右二叠字),可拆字为“赤、赤”,五行属木。
〔赫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二赤。火赤。本义是泛指赤色。
〔赫〕字仓颉码是GCGLC,五笔是FOFO,四角号码是44231,郑码是BNNO,中文电码是6378,区位码是2653。
〔赫〕字的UNICODE是U+8D6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203,UTF-32:00008D6B,UTF-8:E8 B5 AB。
〔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058,属次常用字。
〔赫〕字异体字是㚘、䓇、嚇、焃、爀、𡎓、𧹘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赤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905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14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91頁,第3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呼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郝格切,𡘋音煂。《說文》:火赤貌。《博雅》:赤也。《詩・邶風》:赫如渥赭。【傳】赫,赤貌。
义又,《詩・大雅》:王赫斯怒。【箋】赫,怒意。
义又,《詩・大雅》:赫赫炎炎。【傳】赫赫,旱氣也。
义又,《詩・大雅》:赫赫明明。【傳】赫赫然盛也。
义又,屈原〈離騷〉:陟陞皇之赫戲兮。【註】赫戲,光明貌。
义又,《小爾雅》:赫,顯也。《前漢・陳忠傳》:使者所過,威權翕赫。張九齡詩:兹邦稱貴近,與世常重赫。又,李白詩:烜赫耀旌旗。
义又,《廣韻》:赫,發也。
义又,姓。又,赫連氏,複姓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虛訝切,音罅 —— 與嚇同。《詩・大雅》:反予來赫。【傳】赫,炙也。【箋】口距人謂之赫。【釋文】毛許白反,鄭許嫁反。《莊子》所云「以梁國嚇我」是也。
音又,《韻會》:施隻切,音釋。《爾雅・釋訓》:赫赫,迅也。【釋文】赫音釋。
音又,《前漢・孝成趙皇后傳》:赫嗁書。【註】鄧展曰:赫音兄弟鬩牆之鬩。應劭曰:赫蹏,薄小紙。晉灼曰:今謂薄小物曰鬩蹏。《類篇》或作爀,亦作𦮰、焃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鬩各切。荀勗〈大會行禮歌〉:明明天子,臨下有赫;來格祈祈,邦家是若。
义《正字通》:火炙日暴皆曰赫。《說文》專訓火赤泥㊟〔「泥」應為「皃」之誤。本作:火赤皃〕。
注解
〔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赤部。
〔赫〕字拼音是h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赤、赤。
〔赫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二赤。火赤。本义是泛指赤色。
〔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è] ⑴ 明显,显著,盛大⑵ 发怒⑶ 红如火烧,泛指红色:“~如渥赭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呼格切頁碼第342頁,第13字續丁孫
赫
火赤皃。从二𤆍。
附注段玉裁本作「大赤皃」,並注:「大,各本作火,今正。此謂赤非謂火也,赤之盛故从二赤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歇宅反頁碼第832頁,第3行,第2字述
火赤皃。從二赤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呼格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965頁,第7字許惟賢第859頁,第12字
大赤皃。
段注大各本作火。今正。此謂赤。非謂火也。赤之盛,故从二赤。《邶風》。赫如渥赭。傳曰:赫,赤皃。此赫之本義也。若《生民》傳曰赫,顯也。《出車》傳赫赫,盛皃。《常武》傳㒳云赫赫然,盛也。《節南山》傳赫赫,顯盛也。《淇奥》傳赫,有明德赫赫然。以及《雲漢傳》赫赫。旱氣也。《桑柔》傳赫,炙也。皆引申之義也。又按《皕部》曰奭,盛也。是詩中凡訓盛者,皆叚奭爲赫。而《采芑》,瞻彼洛矣二傳曰奭,赤皃。卽𥳑兮傳之赫,赤皃。正謂奭卽赫之叚借也。《爾雅・釋訓》奭奭,本作赫赫。二字古音同矣。或作赩。如《白虎通》引韎韐有赩,李注《文𨕖》亦引《毛傳》赩,赤皃。
从二赤。
段注呼格切。古音在五部。音郝。奭古音亦如郝。
白话解释
赫,火焰赤红的样子。字形采用两个“赤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二赤,赤亦聲。赤從大火,本義為火勢盛大。赫從二赤,表示火紅鮮豔的樣子。隸書、楷書皆承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赫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74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53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4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38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06頁,第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468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504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003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158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67頁,第1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24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50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083頁【補遺】第1753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843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74頁【崇文】第349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1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769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960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