褛字详情

ㄌㄩˇ
二级汉字通用字

衤部

14画

9

17画 (褸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LFDV

WTUZ

39244

5997

8158

U 891B

PUOV

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撇、点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撇点、撇、横

褛字概述

〔褛〕字拼音是(lǚ),部首是衤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褛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衤、娄”。

〔褛〕字仓颉码是LFDV,五笔是PUOV,四角号码是39244,郑码是WTUZ,中文电码是5997,区位码是8158

〔褛〕字的UNICODE是U+891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099,UTF-32:0000891B,UTF-8:E8 A4 9B。

〔褛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822

〔褛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ㄌㄩˇ

基本解释

〔褴~〕见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1.褸 lǚ。
2.形声。从衣,娄声。本义:衣襟。《说文》:“衽也。”《方言》:“褛谓之衽。” 郭璞注:“衣襟也。”)——“褴褛”:衣服破烂。也作蓝缕。又作褛裂(衣服破裂。褛为衣襟开口,所以形容衣服破裂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89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123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098頁,第33

唐韻》:落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郎侯切,𡘋音樓。玉篇》:衣襟也。說文》:衽也。博雅》:䘯袩衽謂之褸。

又,《廣韻》:力主切,音縷。玉篇》:衣壞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南楚凡人貧,衣被𨢄弊,或謂之褸裂,或謂之襤褸。又,紩衣謂之褸。

又,與縷通。綱目集覽》:藍縷,襤褸通。

注解

〔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褸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婁

〔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ǚ] ⑴ 〔襤~〕見“襤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力主切頁碼271頁,第7

褸衽也。从衣婁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律乳反頁碼695頁,第7行,第3

褸衽也。從衣婁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蓽輅藍褸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力主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559頁,第1許惟賢683頁,第3

褸衽也。

段注《方言》曰:褸謂之衽。注。衣襟也。或曰:裳際也。又曰:褸謂之袩。注。卽衣衽也。按郭云衣襟者,謂正幅。云裳際者,謂旁幅。謂衽爲正幅者,今義非古義也。衽者,殺而下者也。故引伸之衣被醜弊。或謂之褸裂。或謂之襤褸。或謂之緻。

从衣。婁聲。

段注力主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
白话解释

褛,衣襟。字形采用“衣”作边旁,采用“婁”作声旁。

褸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34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681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519頁
4說文校箋第347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328頁,第14字
6說文今釋第1186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024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415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752頁,第5字
10說文標整第211頁,第18字
11標注說文第339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280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8358頁【補遺】第17252頁
14通訓定聲第138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717頁【崇文】第2865頁
16說文句讀第1114頁
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572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797頁,第1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