褐字详情
褐
褐字概述
〔褐〕字拼音是(hè),部首是衤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褐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衤、曷”,五行属水。
〔褐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衣,曷声。本义是用粗麻织成的袜子。
〔褐〕字仓颉码是LAPV,五笔是PUJN,四角号码是36227,郑码是WTKR,中文电码是5964,区位码是2654。
〔褐〕字的UNICODE是U+891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088,UTF-32:00008910,UTF-8:E8 A4 90。
〔褐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179,属次常用字。
〔褐〕字异体字是褐、𣮷、𣯇、𧝶、𧝽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84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20頁,第4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96頁,第16字
音《唐韻》:胡葛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何葛切,𡘋音曷。《說文》:編枲韈也。
义又,《詩・豳風》:無衣無褐,何以卒歲。【註】褐,毛布也。
义又,潘岳〈藉田賦〉:被褐振裾。【註】褐,麤布也。
义又,《荀子・大略篇》:衣則豎褐不完。【註】豎褐,僮豎之褐。
义又,《左傳・哀十三年》:余與褐之父睨之。【註】褐,寒賤之人也。
义又,人名。《吳越春秋》:晉令童褐請年。
义又,複姓。《通志・氏族略》:〈古今人表〉有司褐拘。又有司褐扶,楚靈王大夫。見《韓子》。
音又,《韻補》:胡結切,音纈。白居易詩:閒將酒壷出,醉回人家歇;野食或烹鮮,寓眠多擁褐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居曷切,音葛 —— 同「𧝶」,麤衣也。
义《類篇》或作𧝽。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53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9頁,第42字
《吳越春秋》晉令童褐請年。
謹照原文年改軍。
注解
〔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褐〕字拼音是h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曷。
〔褐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衣,曷声。本义是用粗麻织成的袜子。
〔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è] ⑴ 粗布或粗布衣服⑵ 黑黄色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胡葛切頁碼第274頁,第16字續丁孫
褐
編枲韤。一曰粗衣。从衣曷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衡葛反頁碼第703頁,第3行,第1字述
編枲韤。一曰粗衣。從衣曷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粗猶麤,《詩》曰:『無衣無褐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胡葛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585頁,第2字許惟賢第694頁,第10字
編枲韤。
段注取未績之麻編之爲足衣。如今艸鞵之類。
一曰粗衣。
段注《文選》《藉田賦》〉注作麁衣。《廣韵》及《孟子・正義》作短衣。誤也。趙注《孟子》曰:褐以毳織之。若今馬衣者也。或曰枲衣也。一曰粗布衣。按趙云以毳。與《邠風・鄭箋》云毛布合。馬衣卽《左傳》定八年之馬褐也。枲衣,亦謂編枲爲衣。褐,賤者之服也。
从衣。曷聲。
段注胡葛切。十五部。
白话解释
褐,用粗麻纺织的襪子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“褐”是用兽毛或粗麻织的衣服。字形采用“衣”作边旁,采用“曷”作声旁。
褐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40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91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2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52頁,第1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33頁,第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02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058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211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776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14頁,第2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44頁,第1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85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463頁【補遺】第1726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661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26頁【崇文】第290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3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614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806頁,第7字 |